临末扛上了五斤细米,几斤各式各样的糙粮,买了两只小鸭,打道回村。
小鸭是成河旺买的,他想养牲畜,实现蛋类的自给自足。
其实他还想养蚕,他知道自己有手艺,裁衣裳、做衣裳都是一把好手。
但现在不是时候,成家村那间小破院整不了那么多东西。
虽说有两百多两银子,但现在首要解决的是几个孩子的上学堂问题、还有买牛车、带成老大去城里看郎中!
这样想,一笔巨大开销是要的。
成河旺幽幽叹了口气,咬咬牙,发誓肯定得让自家婆娘和孩子过上好日子。
他决定多养牲畜,多产粮,毕竟做生意比去县里打劳工来钱快!
前提是,他家的田地不能再坏了,他家那些个牲畜也不能再那么不争气。
一路这么颠簸回去,到成家村又是半夜三更。
成老大和成三金在村口接应,几人又摸黑扛东西回家。
他们不敢叫人发现了,早已清理好地窖藏东西,那老母鸭也被赶到圈里,收拾好所有粮食,一家人点着烛火坐在屋里。
大家伙都很亢奋,那么一大笔银子入了口袋,很多事情办起来会顺利很多。
成河旺:“那就这样,明日我跟老四去县里买辆牛车,你们几个去田里把咱的种子都种下,试试看那田还能不能活。”
几人齐声应道:“好!”
成三金看了眼窗外的夜色,轻声道:“咱家买的牛车,还是不要牵回村里的好。”
柳青青也正担心这个问题,“咱家现在太惹眼,拿出两条鱼和一筐冬笋后惹了不少事,还招来那么多人惦记,确实应该谨慎一点。”
成二锅不明白,“娘,这村里有牛车的不止咱家啊!那对面那个,还有村长家,不都有吗?”
“咱家买个牛车都不能大大方方的。”
“这不一样。”
柳青青无奈的叹了口气,“先前咱家穷又倒霉,这倒霉了二十几年突然间能买牛车还顿顿吃肉,谁会不惦记着咱们?”
“与其每天防着这个防着那个,还不如咱受累一点,把买来的牛车牵到山脚下,反正也离得不远,多走两步路而已。”
青岭山下设了一些牛棚和马棚,供给山上的住户亦或者是山周围村里的人停放。
“咱跟郑屠户打声招呼,以他的名义放那,能少很多麻烦。”
柳青青这个提议大家都同意,成家村离青岭山东边山脚下很近,也就三四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