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稳定,继续吃药就可以了。

    趁着郑郎中诊脉的功夫,她来到外面的堂屋,悄悄的进入空间,她从架子上飞快的将治疗心痹的特效药取下来,装在一个小药袋子中。

    “你来了?”一个磁性的男声传来。

    “嗯!”冯喜南将药装好,她扭头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不用猜也知道,这个好听的声音是大粽子发出来的。

    “你怎么样?”冯喜南走到他的床边,略略查看了一下他的伤势,没有渗血,说明伤势恢复的还不错。

    “我好多了,不疼了,谢谢你。“大粽子声音柔和、低沉,说不上的好听。

    “你叫什么名字?”冯喜南试探着问道。

    “我姓杨名禹,长都沃野人。”他缓缓的说道。

    冯喜南目光渐冷,“你姓杨?那这块牌子怎么回事?”说着她打开抽屉拿出那块写着穆字的牌子扔到了他身上。

    杨禹看了看牌子,脸上并未有什么表情,“那牌子不是我的,我不认。“

    “你不认?啥意思?这可是皇姓,你脸有多大?居然说这种话,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说着她再不想看这个满嘴谎话、大话的人一眼,冷着脸从空间走了出来。

    此刻郑郎中已经号完脉,正在看老太太的舌苔,“嗯,还是有些淤堵,继续吃药就可以了。“

    赵里正听了脸上现出喜色,“真的吗?我娘的病真的没危险了么?“

    “那是自然,你看看老太太这面色哪里还象个病人?“郑郎中笑呵呵的说道。

    “奶奶,您福大命大,肯定能长命百岁。“冯喜南说着挑帘子走了进来。

    郑郎中看她进来,笑道,“喜南,你过来试着把把脉。“

    冯喜南听了装作一脸惊喜,“师傅,让我也试试看么?“

    郑郎中笑着点点头,并耐心的教给她如何把脉,如何问诊,说的头头是道。

    冯喜南很是虚心的不停的点着头,并时不时还问一两个问题,郑郎中都耐心的给她一一解答。

    “丫头,好好和你师傅学,这可是吃饭的本事呢。“老太太鼓励她,将胳膊对着冯喜南伸了过去。

    冯喜南果然很是聪明,学的有模有样,“师傅,奶奶这可是胸阳不振,心血痹阻外加痰淤之症?“

    郑郎中点头,“正是。“

    “可否用黄岑、紫藤花丁、连翘各十克水煎服?“冯喜南装作试探的问道,”奶奶这时正气亏虚,这几种药效果是不是更好一些?“冯喜南对郑郎中眨巴眨巴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