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一直在外面看着,自己的儿子从盛如兰进宫后,身子就好了起来,甚至还能跟盛如兰说这么久的话,他高兴自己的儿子有救了。

    想了想还是走了进去,赵祯:“荣安来了?”

    盛如兰:“臣女盛如兰给官家请安,官家万安。”

    宋仁宗:“快起来吧,朕听闻曦儿叫你入宫了,想着过来看看,曦儿很喜欢你。”

    盛如兰:“多谢官家,殿下的赏识。”

    之后说了几句话,赵曦就困了,盛如兰就带着宋仁宗的赏赐回家了。

    盛纮瞧着盛如兰如此得宫中喜爱,更是重视她,还让人加快速度给如兰修院子。

    之后两个月,宫中时常叫如兰进宫,也是赏赐不断,盛纮不由得把盛如兰提前到其他的孩子前面,给修的院子也是大气,华贵。

    盛如兰亲自取名韶光院,还是自己写的字,然后找人拓下来,做成了牌匾,之后就入住了,这院子不光添了人手,官家还赐下一个嬷嬷,叫青羊,是资历很老的官家身边的嬷嬷。

    如此重视,盛纮把如兰的重要性更提升了一个等级,就算是盛如兰有皇家发的俸禄等,但盛纮还是按照盛长柏的标准给她月银,时不时还给添些零花钱,青羊嬷嬷把韶光院打理的是井井有条。

    宋仁宗觉得这般频繁宣召也不是长久之计,最后想到办法,下旨将盛如兰入宫,做了皇家伴读。

    这番旨意之下,盛家倒是跟着涨了身价,很多人家都对盛家纷纷侧目,对盛如兰是好奇不已。

    盛如兰进宫后,还真是做了伴读的活儿,陪着赵曦读书学习,每十日可以回家五日,这样下来,盛如兰一个月就要在宫里待二十天。

    宫中就将她安置在赵曦旁边的宫殿,白日里就是陪着赵曦读书学习,休息时候也不会限制她的活动。

    之后,她跟赵曦朝夕相处,然后也跟着太医学习,也是为了更好的照顾赵曦,宋仁宗听后很少高兴,觉得这孩子通透,聪慧,还赐下她一块皇家的玉佩,表示嘉奖,之后她就一直随身带着。

    每月从宫里回府后,她也不在去庄学究处上课了,只是如果有问题会去请教,这样也是为了跟学堂里的众人保持关系,免得将来发生什么事情,她消息闭塞。

    这样的生活就一直持续到盛如兰十五岁,如此年纪若还留在宫中多有不便,这些年里,盛如兰跟随赵曦一起学习,学的都是四书五经,更有为帝之道,宫中大儒颇多,如兰是受益匪浅。

    而且这八年里,赵曦的身体也渐渐平稳下来,倒也不必时时刻刻都让如兰陪在身边,虽然身体还是不太好,但读书学习也不会累到他,还跟着练了些武,只为强身健体。

    之后,盛如兰就正式归家了,宋仁宗是大肆赏赐,还赐下宫中的令牌,可随时进宫,不用通传。

    赵曦知道盛如兰要回家后很是不舍,这八年的相处,盛如兰那简直是用心培养,就为了将来赵曦能向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