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风说得对,她不应事无巨细地管,没功夫也没精力。
染匠和绣娘是她从铺子里选的人,她知道该选谁,但是织房的三位师傅她只和王姑娘熟些。
王姑娘手艺好,又是王嬷嬷的孙女,知根知底,她信得过。
黄小萃让人去请了王姑娘来。
王姑娘比她年长一岁,名唤巧枝,人如其名,是个心灵手巧的女子。
黄小萃顺便让王姑娘看看她近来织的。
王巧枝站在织机旁,边看料子边说:“东家,刘芳儿的事我听说了,宋大娘怕是会伤心一阵。”
“是可惜了宋大娘的一番心血,但刘芳儿的性子,不适合留在坊中。”
“她才来不到一月,就敢毁坊里的布嫁祸他人,明日不知还会做出什么事。”王巧枝叹道,“我早知她俩不对付,平日里我都叮嘱小芸让她,小芸听得进话,但是宋大娘的徒弟我不好多嘴。”
黄小萃看向她道:“所以织房需要个主事的,不然师傅们管着各自的徒弟,遇上这样的事难免束手束脚。”
先前大家刚来,对坊中的事务都不熟悉,她才没急着选人,所有的事都是她跟佩佩还有逐风在管,眼下是时候分出去了。
王巧枝猜到了一些,试探着问:“东家叫我来,是为了这事?”
黄小萃微微一笑,“三个师傅里,我只与你熟识,知道你的为人。”
“可……”王巧枝有些为难。
“我知道王嬷嬷给你定了亲事,明年你就要回县里成亲,若不是为了帮我,王嬷嬷怎舍得让你这时候过来。”黄小萃言道,“我不会耽搁你,只想麻烦你这段时日。”
王巧枝笑了笑,“我倒是想当管事,但东家对我们王家情谊匪浅,我更得为东家着想,东家栽培我当管事,但一年之后我就要撩挑子,岂不是让东家白忙活?”她道,“不如让宋大娘来,她资历深,又是我娘的姊妹,是我的长辈,我也不好管她。”
“我与宋大娘不熟,先前说的都是做活上的事,这几日因为刘芳儿,我和她私下聊了两次,看得出来,宋大娘是个明事理的。”
王巧枝点点头,“东家放心,宋大娘的为人要是不好,我娘也不会举荐她来,正好宋大娘少了个徒弟,比我们都轻松些,而且她孀居多年,儿子已经成家,她明年不用急着回县里。”
黄小萃想了想,点头,“那就让宋大娘试试吧。”
定下各房管事,逐风也给各房立了规矩,让管事们牢记心中,不能再发生因私怨损及仁锦坊的事,财物还是颜面都不行;遇事也不可欺上瞒下,万事以“忠”与“勤”二字为先。
第二日清晨,黄小萃去各房看了看,尤其在织房外站了一阵。
宋大娘看见了她,笑着迎出来,“东家,大家今日都很用功。”
黄小萃进去看了看,规矩立了,她也有话要对她们说。
学徒们停下手上的活,恭敬地站好。
黄小萃言道:我知道大家学得用功,都想留下,但是坊中选人不止注重技艺,也注重品行,还望诸位在学技艺的同时,要约束好自己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