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夫人看看,这可是个好机会,不过找人一定得寻稳妥的,否则毛手毛脚,办不成差事不说,还打草惊蛇,只怕他们会毁了证据!”
黄小萃点了下头,“我回去想想,不过应选多半需要路引,五爷可否为我准备一份?”
“这个好办,最迟傍晚我差人给夫人送去!”
黄小萃回到客栈独自思索,时间紧迫,她不仅得潜入结彩坊,还得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证据,再去趟松山书院。
这些都不是易事,而且时间紧迫,已然容不得她瞻前顾后。
没有合适的人选,她唯有靠自己,求人不如求己,她也想进去瞧瞧结彩坊的东家到底是什么来路。
黄小萃收起布告,出去买了一身女子的布衣。第二日清晨,她换上布衣,头发只用一支桃木簪盘起,将自己打扮成了贫家女的模样。
她理了理行李,带了干粮和银子傍身,还有五爷昨晚送来的路引。她昨日还从路边摊上买了些绣品,绣工欠佳的那种,一并装进包袱里,其余的行李她托小二送去了柳宅暂放。
黄小萃离开客栈,去到结彩坊招工的地方。
结彩坊建在城南,从前只是个小作坊,近两年买下了周围的民宅,将面积拓宽了一倍。
招工的地方在结彩坊后门外,只有置了一张桌子。
两个中年管事坐在桌后,一一盘问前来应选的女子。
今日才第二日,这里仍排着长队,前来应选的都是年轻女子,从十四五岁到二十出头都有。
黄小萃背着包袱,默默排在队伍最后面。
前面有几个女子正在谈论,一人道:“我娘说进织造坊做工女可挣银子了,就盼着我也能来学学手艺,听说去年听说荫州开了个织造坊,招了不少人,就是太远,我娘舍不得我离开麓阳,现下可巧,结彩坊也招人了。”
另一个女子说:“结彩坊从前也招过两次,我没赶上,听说最近出了一种新锦,卖得极好,人手才会不够用,咱们得珍惜这个机会。”
“就是,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
还有人道:“不过我听说,在里面做学徒不能回家,我家隔壁的姐姐已经三年不曾回过家,但是会往家里捎银子,还不少呢。”
黄小萃听着皱了皱眉头,什么织造坊会三年不放人回家?
队伍很长,黄小萃排了近一个时辰,时不时就有人埋低了头,万分沮丧地离开。
他们看过近百人,好像只留下了几个姑娘。
轮到黄小萃,她紧了紧身上的包袱,恭敬地站到桌子前。
管事埋头记着什么,头也不抬,漠然问道:“叫什么名字,家住什么地方?”
“李翠翠。”黄小萃呈上路引,“家住云安县。”
管事的抬头看了看她,“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