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民风的倒台并未对袁主任造成任何影响。
对这位衙门老手而言,机场改建项目的易主不过是又一轮地下势力更迭的必然结果。
他深谙黑白生存之道,只需专注于分内之事,静观其变即可。
不过,关于项民风之死的种种传言,却如同一根无形的刺,开始刺痛着他敏感的神经。
在这个圈子的暗流涌动中,一个令人不安的说法渐渐浮出水面——这一切或许是翰海公司的手笔。
至于是否出自张志强之手,即便是最善于揣测的老狐狸们也不敢轻易下定论。
但在这场猜疑游戏中,一个名字却被反复提及——杨鸣。
项民风死后,民风公司内部开始流传出一些微妙的往事。
据说这位年轻人与项民风之间早有过几番暗中较量,而赖国平的身亡,似乎也与之脱不开干系。
对于杨鸣是否亲自参与了项民风的死,众人虽心有臆测,却都讳莫如深。
毕竟,这位翰海的新锐已经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分量。
就连袁主任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年轻人。
起初,他只将杨鸣视作一个懂得分寸的后生,但如今,这种简单的评价显然已经不够准确。
出于职业本能,他暗中打探过杨鸣的来历。
然而获得的信息寥寥无几,只知道对方是两年前加入翰海,至于背后的故事,却像是被一层迷雾笼罩。
杨鸣留给外界的,只有两个清晰的印记:一个是早期“包厢战神”的战绩,另一个是于斌之死的悬案。
除此之外,他如何掌控沧西沙厂,又是怎样接管嘎南仓库,这些关键的转折都笼罩在难以看透的阴影之中。
而今的纳市,杨鸣的名声如同涟漪般扩散开来。
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手下们在各处酒局间的吹嘘。
在道上,“跟着谁混”永远是最受欢迎的话题。
渐渐地,“鸣哥”这个称号在道上有了特殊的分量。
每当这两个字被提起,总能激起一阵微妙的涟漪。
对于纳市的年轻一代而言,杨鸣俨然成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符号。
他们羡慕的不仅是这个年轻人的权势,更是他身上所展现出的那种令人着迷的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