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拿过后,连忙解释道:“皇爷爷,此人乃刘先生推荐,又是宋濂的学生,人称小韩愈,不仅是饱读诗书的大才,还是一位品德忠贞之人,当用啊!”

    老爷子却连连摇头,说道:“大孙啊,十年前咱就看出来此人是一位品行端庄,可以用到老的大才,只是现在还不是用他的时候!”

    “放着大才不用,这是为何啊?”朱雄英有些不理解,这个人可是他早已在心中内定好,将来的内阁五大成员之一。

    老爷子耐心的解释道:“他爹就是个好官,当年因“空印”事获罪而被处死,他扶持灵柩归乡安葬,后来又被仇家连带举发,逮捕到应天,咱看他是个孝子,又有大才,便释放了他,直到今天!”

    “这些年咱一直命人暗中观察他,是个可以托孤的忠正纯臣,如此大才,还是留给你爹和你吧,等咱死了,你或者你爹就把他召进朝廷,委以重任!”

    朱雄英一点就透,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登基后必会重用一些新的臣子,或者赦免犯错的臣子委以重任,用来收买人心,被重用的臣子必然感动不已,以死相报。

    帝王心术罢了!

    “孙儿明白了!”

    朱元璋看人的眼光非常厉害,这个人后来真的做到了以死来报知遇之恩。

    “把奏疏改了,让他去汉中当个教授,给儒生讲学吧,磨练几年!”

    “成!”朱雄英按照老爷子的意思改了一遍。

    过了一会儿,朱雄英拿起手中的奏疏,叹息道:“皇爷爷,眼看就要立春了,又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百姓刚熬过一个冬天,恐怕家家户户都剩不了多少余粮,许多地方州县上奏,希望朝廷下旨,放粮振民……”

    “咱明白了!”

    老爷子打断话,反问道:“大孙啊,你认为应不应该按照他们说的做?”

    朱雄英考虑了一阵,说道:“孙儿认为,百姓之事大于天,不管如何,也不能让百姓饿死!”

    老爷子听后却笑了,说道:“这样的奏疏,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几大筐送上来,以两淮之地最多,甚至江南地区也有,其中大部分都是夸大其词而已,咱大明虽然没有强盛到饿不死人的地步,但也不会冒然出现大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