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
孙书墨起身看着鞣家默挑出来的一摞精美的书籍,随意抽出一本书。
打开后扫了一眼,孙书墨深吸了一口气。
“阿西吧,怎么有如此不堪入目的书,还奢侈到用色彩填充,快快,都拿去烧掉,再好也不能留下!”
书本惯用白纸黑字,很少见到用色彩填充的书本。
不是有色彩填充的书本不好,而是太难。
颜白曾想过把书院学子的课本加上色彩,但计算一番后颜白就再也没有提过这件事。
因为耗费巨大,实在过于奢侈,根本就不是花费钱财就能解决的问题。
书院以及大唐颜料的来源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矿物质颜料,也就是读书人平常所说的“石色”。
也是所有读书人最喜欢的一种,因为不褪色,可长久保存。
阎立本为什么在休沐的时候不休息也要去书院讲课。
他所求的无非就是书院里的各种“石色”中的石青色。
因为市面上根本没有。
矿石是商队从西域带回来的,书院提炼出来并垄断了。
因为这不是什么要命的物资,朝廷根本就不插手。
因此,也只有书院有那么一些,过年的时候会分给一些贡献突出的先生当作酬谢礼。
(pS:参考《千里江山图》。)
另一类是植物质颜色,从植物身上提炼出来的颜色,也叫做“水色”。
如藤黄、花青、胭脂、曙红……
但无论是“石色”还是“水色”,材料获取难易暂且不论。
那极为繁杂的工艺才是最难的,根本就做不到批量生产。
李泰的括地志想用色彩。
他想用色彩把某些重要的地方作特殊标明。
他向书院申请了七次,被无功先生拒绝了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