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医生也不如一个新科进士地位高。
太医署能出头的医官,需要门路和懂政治。
但是你若有这样的聪明,干嘛不直接考进士,而要进去受那种窝囊气呢。
风险还高,皇帝要是有两个三长两短,只怕最危险的人就是你。
你明明知道皇帝需要什么药,但是药方交上去,太医令就会给你删掉两位猛药
“皇上千金玉体,怎么可以用柴胡!免柴胡!”
把一味最重要的药当香菜那么看,可以免。
皇上不懂医,然后还要交给宰相看,宰相都认字,虽然有文化,但隔行如隔山,但他要不亲自指挥一下,又显得不负责。
“麻黄这味,只怕要减半吧。”
这方子又改了一道。
再往上,还有太后呐。
历代的太后都差不多,都指望着儿子活着,当太后自在,是皇帝的妈,这要是儿子死了,媳妇就成了皇帝的妈,太皇太后不饿死就算人类美德故事了。
太后怕皇上死的心是真真的,但是天下大多数的老太太,对医学的了解都是不对的,历朝历代无不如此。
“我听人说绿豆煮了败火,生茄子也管事儿,要不这味药里加二两绿豆吧。”
你在民间行医,可以大吼一声“老太太,不爱看就另请高明。”
民间医生有各种狠话
“怎么才把人送过来!”
“你是医生啊!还是我是医生啊!”
“保大人,还是保孩子?”
但是太医不行啊,有一首曲儿叫《百滚汤》,专道太医的苦处
“病人是娘娘,家属是皇上,跪着请脉,磕头灌汤。进出金瓦红墙,每天提心吊胆,惊恐万状,哎,一朝君王死,免不了将身丧。”
领导改你的方子,是看得起你。
你只能老老实实地把方子改了
免柴胡,麻黄减半。
然后把药煮成绿豆汤,给皇上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