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明,山字堂的徐太实带着两个伙计,牵了徐咏之的马来到客栈。
徐咏之把段美美和段梓守托付给了太实叔。
“美美这姑娘聪明得很,虽然年少,却可以把这个客栈交给她。梓守这个孩子心地质朴,昨天教了他三招棍法,多了就学不会了,太实叔你多费心吧。”
“少爷放心,我会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的。”
徐咏之骑上马,走了十几步,段美美突然好像想起了什么。
“公子!”她大声地叫道。
徐咏之拨马回来,下马来问她。
“怎么了?”
“这是店里院门的钥匙……你拿上。”
“我回来你肯定在,对吧。”
“对。”
“那你替我拿着。”
“你还是收下吧。我不会给你什么香包手绢,我不是那样的女子。你给我一个店,我就把它做好做大,等你回来。”
“好”,徐咏之笑了起来,在秋日之下,他的笑特别温柔,“我拿上。”
“还有……此去潭州十二站,每站都有一个段美美么?”
段美美又问了一句。
徐咏之不由得一阵苦笑,心里想,“傻丫头,你想要什么呢?要我内疚?好牵挂你么?”
徐咏之完美地避开了这个问题。
“每个店都有自己的故事,但我只遇到一个逃跑的新娘。”
徐咏之摸了摸段美美的头,又摸了摸段梓守的头,把钥匙认真装进衣服的荷包里,重新上了马,不再回头,直奔大路。
蓝天白云下,掠过路边的青纱帐,一骑白马直奔正南。
段美美和太实叔还有得要忙。
先找工匠设计了图纸,把客栈装修停当,又把那些老店里刁横、懒惰的伙计辞了不要,太实从山字堂挑了两个手脚勤快的伙计,托人招了一个厨子,段美美把老家一个远房族叔老段请来在前堂帮衬,她做事细致,又好洁净,酒食都好,这客栈就重新兴旺起来。
段美美不肯让这店重新叫“段家店”,就从“山字堂”里选了一个字,把客栈的名字称作“山居”。
这期间范厨子也曾经去衙门想要告状,要索回山居,但徐太实早就把县衙的关系处好了,加上范家店的手续齐备,保人、中人都是里正、乡老,范厨子一不占理,二来老范不肯与他银子去运动,那些官员差役见他纯粹放刁,索性一顿乱棍打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