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再三,李灿还是决定就第一个分部中心设置在球状星系内部:“选择球状星系作为第一个分部中心。”
“明白。”
夏雨来等天体物理学家已经做了非常多备用方案,李灿选择了其中一个在球状星系的方案。
之所以选择在球状星系,因为球状星系内部的文明不多,二来是因为资源丰富。
鲲鹏级三型飞船展开虫洞,随即跳跃到了球体星系内部,这球状星系的半径到达7.3万光年,是一个不小的河系。
到达指定位置之后,鲲鹏级三型飞船直接停泊在一颗没有生命迹象的类地行星上。
飞船上的纳米机器人被释放到类地行星上,随即工作人员解除纳米机器人的自我复制功能限制,纳米机器人开始疯狂增殖。
平均每一分钟分裂一代,一个小时之后,纳米机器人已经停止了增殖分裂。
此时纳米机器人已经覆盖了整颗星球,飞船利用量子虫洞通信技术,可以控制着整个星球的纳米机器人。
激活预设好的程序,无数的纳米机器人开始按部就班的分工合作。
地下基地、纳米工厂、反物质发电站、工业机器人、星球防御系等,一一出现在星球上。
用了不到10个小时时间,之前灰褐色的类地行星,就变成了一颗银灰色的钢铁星球。
随即开始在该星球的太空轨道上,建造了6颗简并态材料卫星城,用于生产简并态材料、反物质材料等。
随着简并态材料、反物质材料投产,钢铁星球完全变成一颗工业星,开始生产各种飞船,实现飞船的自给自足。
为了新人类文明的母星域安全,这个分部中心已经切断了和银河系的虫洞关联,连通信都不会直达银河系。
所以一切只能自给自足,除了鲲鹏级三型飞船上的转基因种子、一部分简并态零配件和一个自动生物实验室,便没有其他东西。
时间又不知不觉之间,过去了一个多月。
此时的实验文明分部管理中心已初具规模,用于投放转基因种子的监控飞船已经建造了37艘,另外还有52艘在建造。
一个二级宇宙通信中心也建设完成,可以确保这个分部管理中心的通畅管理。
而在这一个多月中,李灿他们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他们在科学顾问黄帆等人的配合下,调查了附近河系中的生命星球。
对于这些生命星球进行文明评级,划分出有智慧生物生命星球、无智慧生物生命星球。
然后筛选适合的生命星球,作为投放转基因种子的实验星球。
已经诞生了初级文明的星球,是首先被排除的对象,毕竟初级文明已经是宇宙文明,对初级文明进行实验,存在失控风险。
另外还有一个重点排查项目,那就是观测有没有其他文明在这里在实验,免得和其他中级文明冲突。
李灿看完了一些调查数据,七个星系中的生命星球中,没有发现明显的基因实验迹象,这就是说明这里暂时是安全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