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之所以只有16人,是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有反物质发动机等大项目没有完成,届时比如金东寒院士等人自然也有机会获得‘壮志凌云’。
    低头看着脖子上悬挂的功勋奖章,王贻芳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
    万万没想到,他一个搞高能物理、超级对撞机的人,此生竟然还能够获得堪比‘亮弹衣星’勋章的‘壮志凌云’勋章!
    这让他感觉自己似乎正处于梦中一样,端着获奖证书的双手更是隐隐有些颤抖起来。
    如果这不是梦,那么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收了一个宝贝徒弟啊!
    而如果这是梦,那么就让这个梦永远不要醒来!
    除了王院士以外,其他10几位获奖的专家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尤其是李正武院士,他分明是被刘峰绑着送上这个舞台的啊!
    如果当初自己还是死硬地拒绝参加这项伟大的工程,或者就像自己的老友周作福一般,等到工程已经进行到了大半,这才加入,现在站在这个舞台上获得‘壮志凌云’勋章的,就没有他了!
    感谢刘峰,感谢刘教授!
    他不仅让自己获得了堪比‘亮弹衣星’事业的伟大荣誉,甚至还满足了自己、满足了他们那一代人的心愿——可控核聚变!
    虽然,这是挂着羊头卖着狗肉的‘可控核聚变’,但从另一种程度来说,它就是可控核聚变,甚至比可控核聚变还要优秀!
    还记得那是1958年春天,原子能研究所筹建热核聚变研究室,他和大姐王承书被调到了这里从事理论工作,并担任华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热核聚变研究室副主任,从那时候开始,可控核聚变研究的序幕被正式拉开。
    到现在,可控聚变的研究,已经走过了56个年头!
    大半辈子的心血,几乎经历了三代人的时间,看着一位位当年的老友要么分道扬镳,要么没有挨过岁月的煎熬,他的心下又岂能不激动呢?
    而今,这项世纪工程终于完成了。
    而这场表彰大会,也算是为这轰轰烈烈的科研工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虽然,它最终却成为了反物质示范堆……
    低头看着胸前那枚金光闪闪的勋章,李院士擦了擦眼角,用只有他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轻声喃呢着:
    “老伙计们,我们成功了!”
    他依然记得,那是55年的初春,在周相的关照下,他和钱學升一起从国万里迢迢赶回祖国,只为了报效国家,报效民族。
    然而,刚刚回到祖国不久的他,原本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核武器的设计师,结果阴差阳错,让他投身到了这轰烈烈的可控聚变研究的事业中。
    十年十年又十年……钱學升已经成为了钱大师,并且获得了无比的荣誉,而他呢,却一直在这条仿佛永远充满希望却永远看不到尽头的路上……
    对此,他也后悔过,也迷茫过,然而最终还是义无反顾地坚持了下来。
    从理论设计到环流一号,从环流一号再到仿星器、托卡马克,他几乎走遍了华国可控聚变研究事业能够走的所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