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峰点了点头,却又摇了摇头:“他们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良久,负责人看着汇总了所有人的研究数据,脸上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见此,马院士这才走了上去,询问道:“怎么样,出现了什么问题。”
    “教授……”负责人不甘心的扶了扶眼睛,道,“炮身出现严重烧蚀,仪器线圈过热。”
    “有解决办法吗?”
    “炮身的严重烧蚀,倒是没有太过出乎我们的预料,毕竟这一次的材料只是用的普通炮管,如果换成是舰炮用钢材,想必会好很多;但线圈过热,有部分线圈甚至出现了熔融的迹象,这种情况已经严重超出了我们的设计范围……”
    马院士也皱紧了眉头:“线圈用的材料,是否是之前我们的电磁弹射器使用的121号导体?”
    “正是121号材料导体。”
    负责人神色失望。
    这种121号导体材料,已经是他们现在能够使用的承受高能能力最强的导体材料了,然而很可惜,他们低估了电热炮高温等离子体产生的强烈放热效应。
    “连这种材料都无法承受吗?”
    马院士叹了一口气,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说实话,在电磁工程项目上,他能够设计出全世界最先进的综合电力系统,设计出全世界最先进的电磁弹射器样机,然而,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可堪一用的材料,即使再先进的设计,也只能是镜花水月。
    看着眼前几位一脸期待地盯着自己的研究员,他陷入了沉思。
    这时候,刘峰也凑上前来。
    看了这么久,他大概也知道了这些人遇见了什么难题,见他们一个个都皱紧了眉头,显得非常为难的样子,忍不住建议道:“为何不在材料的烧蚀部位增添一个降温系统,或者干脆换一种更厉害的材料导体?”
    负责人转头看了一眼刘峰,似乎没有想到这个年轻人竟然这般‘无知’。
    电热炮本来就是靠强烈的电磁作用产生的高温电弧将材料电离成等离子体,就像灶台烧火一样,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燃点才能将其引燃,如果把整个灶台的温度都降低,材料倒是能够承受了,但还能达到着火点?
    更何况,武器系统的空间本身就比较狭小,基本上没有多余的空间再加装一个降温系统。
    因此,添加一个降温系统,降低部分系统的温度,又要保证其他系统的高温,绝对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至于更换一种更加先进的材料导体,他就更是呵呵了。
    作为军工科研单位,而且还是绝对受到上层重视的研究实验室,基本上全华国所有的材料,他们都能够搞到手,121号材料,已经是他们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最‘厉害’的材料了!
    有比这种材料更厉害的新材料出现,他还会傻不愣登的拒之门外不成?
    撇了撇这位陌生的研究员一眼,若不是看在这家伙跟在马院士的身后,负责人早就怼过去了:
    “比121号材料更适合的材料导体?呵呵,除了传说中的常温超导材料以外,还有什么材料能够替代121号材料?只不过,全华国的材料研究实验室,或者干脆说全世界的材料研究所,有成功研制出一种常温超导材料吗?即便那位号称21世纪华国材料学领军人的刘峰刘教授,恐怕也不敢开这个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