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殿的背后,小巷子里头,朱瞻基的脸色阴沉沉的。

    他悄悄地安排了五百个精兵,打算一举除掉他的叔叔,扫清障碍。

    可这时,于谦站了出来,挡在了他的路上:

    “殿下,现在要是轻举妄动,用不了三个月,恐怕大明都会反的!”

    朱瞻基脸上的表情一点没变,冷冷地回答:

    “你知道我最讨厌做什么事吗?就是鸿门宴!”

    “项羽就因为一时心软,放走了刘邦,最后才会失败,我绝不会走他的老路!”

    这一幕,让老朱棣心里那根弦绷得紧紧的,一种绝望的感觉油然而生。

    “这孩子,竟然这么狠心,连给他叔叔一条活路都不愿意?”

    朱元璋也是感慨万千:

    “老四啊老四,你看看你都干的什么好事?子孙怎么就变成了这样?”

    “确实,你是永乐大帝,功劳赫赫,洗净了过去的污点,那又如何?”

    “能处理身后事,才厉害呢,你看看咱,你怎么就没学到一点点呢?”

    朱元璋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亲情是他的软肋,这点是无疑的!

    这场皇位争夺战,充满了血腥,不管谁赢谁输,其实都没有真正的赢家。

    老朱棣深深叹了口气:“父皇,我知道错了。”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绝对不会这样做,所有的事情,都是因我而起。”

    听了这话,朱元璋心里也感到内疚。

    追根溯源,这个悲剧其实是可以避免的,都是因为他自己固执,非要立一个无能的孙子当皇帝,才有了后来的靖难之役,骨肉相残。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长叹一声:

    “老四,这责任不全在你,根源其实是在咱身上。”

    老朱棣连忙说道:“父皇不用自责,我和您比起来,差得远了,尤其是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我更是望尘莫及。”

    朱标沉稳得像座山,无人敢动摇他的太子之位,朱元璋和他,可以说是千古帝王和太子的典范,老朱棣承认自己比不上。

    灵堂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