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监生?哪个唐监生?”
“就是征南大营镇南将军唐括之子唐彦秋。”
所谓监生,即是在国子监学习的学生。
国子监其实是明清的叫法,唐朝的时候还叫国子学。
只不过前朝周室太祖皇帝把国子学三个字给改成了国子监,理由是顺口。
在国子监读书的监生又有些分类。
第一大类是荫监,就是某大员的儿子如果没能考上举人,皇帝那里是可以给一份恩典。
如果那大臣儿子有秀才功名,就直接以秀才之身去国子监读书。
如果没有秀才功名,就赏他一个秀才功名,然后再去国子监读书。
等书读出来以后,便可以授以举人功名了。
第二大类是贡监。
贡监又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品德不错的秀才考了很多年也没考上举人,于是就可以走点关系或被某学政官员看上,保送他进国子监读书,以获得一份举人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