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没有后人那般知晓这段历史,无从得知始皇如何,难不成让身为子嗣的扶苏去考虑当时始皇已经驾崩吗?”
这肯定更不符合扶苏的行事风格。
“扶苏推崇儒学,倘若是其即位,或许秦朝不至于此……”
大明。
张居正默默地看着天幕。
“为君者,可以仁慈,却不能软弱。”
“到胡亥即位时,秦朝内忧外患,一个软弱的君主,是无法掌控大局的。”
“便是扶苏即位,亦是无用。”
“此时的秦朝,需要的是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这样的雄主,而不是一位宋仁宗。”
“仁德?仁慈?终究只是小道。”
大唐。
扶苏适不适合做皇帝,做了皇帝会如何,谁都不知晓,李世民并不感兴趣这种已经发生过的历史。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说得好啊,也不知是哪位大才所讲。”
与他的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有异曲同工之妙。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这句也不错,都给朕记下来。”
“陛下,臣以为,此物只记下来还不够。”
魏征也认为这两句话很有道理和感触,连忙道:“应该写下来,裱起来,挂在这大殿内,让臣等与陛下共勉!”
对于这个说法,李世民点了点头。
“这指鼠为鸭又是什么?难道是后世某个朝代又出了个想模仿赵高的?”
闻言,长孙无忌点了点头。
“多半是如此了,只是这还不如指鹿为马高明。”
大宋。
赵匡胤心中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