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金对木匠这方面一无所知,听到张喜国说出的这个名字,面色微微有些尴尬,他还真不认识这号人,毕竟他对木雕真没多大兴趣。
而两世都对这木工艺品狂热的陈旭,在听到这号人物的名字时,脑海里,当即就浮现出上一世曾经收到手里的两件木雕《露鸣》和《出淤泥而不染》。
这两件藏品虽然不是他众多藏品里最昂贵的,但那灵动飘逸,意趣无穷融合传统深浅浮雕、圆雕、透雕技法,实在是让他印象深刻。
那时候也特意打听过这位雕刻师傅的名字,想再收集一些他手底下其他作品。
可惜的是,这位老师傅在62岁那年就已经仙逝,遗留到后世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
而这老木匠的名字,他也记得清清楚楚,就叫郑天伦!
难怪刚才他觉得这厂子里不少家具上的雕刻图案技法熟悉,原来是这些技艺,就是出自这位老师傅啊!
一想到这位老艺术家现在还活着,陈旭就难掩心中的激动,朝对方道,“这位我听说过,也有幸见过他的作品,特别是那副1979年的《出淤泥而不染》荷花图,构图饱满,技法精妙,实在是让人印象深刻。”
张喜国见陈旭说起他师父时眼光里透露出来的神采,特别是竟然还记住他师父的作品,自然而然就跟陈旭熟络起来,笑着道,“看不出来啊,年轻人你也是个木匠?”
陈旭连忙摆手,“不不不,我可没老师傅你们这么精妙的手艺,我就是很喜欢研究这方面的,而且也打算开一个木雕厂,如果大叔你们不介意,可以跟厂里的木工一起留下来,工资只高不低。”
陈旭顺着话题,就将自己的意向跟张喜国指明。
后者微微一愣,明显有些受宠若惊。
啥?
这个,这个年轻人要开木雕厂?还要招他跟车间工人留下来做事,工资还比之前高?
还有这好事儿?
突然降临下来的喜讯,叫张喜国防不胜防。
短暂愣神过后,他又忍不住朝陈旭确认,“真,真的?”
刘大金很适适宜地上前一步,“比真金还真,这个项目我也有参与,你们不用担心没工资或者其他。”
陈旭笑着点头,“对,也不用担心没事情做,厂子开起来,我就可以给你们安排任务。”
他说到这里,不等张喜国跳起来开心,又话峰一转,朝对方说道,“如果能请到大叔您师父过来坐阵,我能保证我们工厂以后绝对不会少活做。”
如果郑天伦老师傅可以亲自过来雕刻指导,别说简单的木雕箱,就算是上海工艺品厂里难度最高的工艺品也完全没问题。
而张喜国听到陈旭这话,刚提起来的心,却又瞬间沉了下去,看了陈旭刘大金二人一眼,面色为难地说,“让师父他老人家过来,恐怕是不行。”
……
-
好……好久都没求礼物了,弱弱的求一波小礼物~桌子想,想吃一次大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