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隶宣府镇。
李性忠和刘肇基同时接到旨意。
送旨的锦衣卫嘱咐道:“两位总兵大人一定要按照旨意调兵,不能多调,也不能少调!朝廷正在草原上施行卫所制,蒙古人很可能会搞出动静来!两万多骑兵是用来应急的!”
李性忠两眼一瞪:“旨意上写了多少,我就调多少,岂敢多调?”
“大人麾下近半数兵马都隶属于勇卫营,勇卫营只听陛下一个人的话,所以我才嘱咐两句!”
“放心,忘不了!”李性忠呲着牙说道。
刘肇基伸手拍了拍锦衣卫的肩膀,顺势把一个装满银币的小包递了过去并问道:“老兄贵姓啊?”
锦衣卫斜眼盯着小包:“免贵姓王,这是什么意思?”
“原来是王兄,”刘肇基又拍了拍锦衣卫的肩膀,“这是我和李大人的心意,还请王兄笑纳。”
“这……这怎么好意思呢……”锦衣卫满脸羞涩,一边将小包往怀里揣,一边头摇得像拨浪鼓:“只许这一次,下不为例。”
等锦衣卫收下银子,刘肇基看了李性忠一眼,得到对方的回应后问锦衣卫:“王兄,朝廷新上任的户部尚书什么来头?”
“问这个干嘛?”锦衣卫抬起眼皮,警惕道。
“打仗打的是钱粮,户部掌管一国之钱粮!我们想探探他的底,好心里有底。”刘肇基回答。
“嗯...”锦衣卫迟疑片刻,“东林!”
李性忠忽然问:“东林有好有坏,请问这位谢尚书属于哪种?”
锦衣卫咋舌摇头:“李大人这话很...”
“很什么?”李性忠追问。
“很得罪人!”锦衣卫回答:“很多时候大忠似奸,大奸似忠,所以在朝堂上辨不出忠奸!”
李性忠怔了下,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两位大人还是赶快安排好调兵的事,随后在我等的护送下回京复命!”
李性忠和刘肇基同时抱拳:“有劳了!”
居庸关。
唐通接到旨意后跟着锦衣卫出城。
走着走着他忽然勒住战马。
“怎么唐大人?为何停止不前?”锦衣卫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