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百里。”
“这就比较麻烦了,”王家彦摇起了头:“说近不近,说远不远!”
“确实很麻烦!”内阁首辅范景文也皱起了眉头,“建奴进可以袭扰大明边境,退可以深入朝鲜。除非派遣大军入朝作战,否则很难将他们彻底剿灭。”
在其他人也表达了类似的想法后,崇祯忽然开口问道:“建奴粮草从何而来?”
“据初步探查,就地征粮,甲州一带的百姓怨声载道。”
崇祯又看向王家彦,问:“平辽大军什么态度?”
“平辽大军的本意是直接入朝追击建奴,但国库亏空,无力支撑他们入朝。于是他们打算派出数支小股骑兵招降并袭扰建奴,由于耗费的钱粮有限,所以兵部没有反对。”
范景文紧接着说道:“内阁已经将公文交到了司礼监,只等批红便可实施。”
崇祯挥了挥手:“既然都没问题,那就让平辽大军自由发挥吧。”
平辽大军的袭扰计划虽然得到了批准,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一时之计。
若想长治久安,必须进入朝鲜追缴建奴。
如此才能做到长治久安。
议论声结束的同时,朝会也跟着结束。
各部官员纷纷回到衙门开始准备强制推行货币改制。
尤其是户部。
这是一项大工程。
上面的人只需要动动嘴皮子,户部却要制定出各种各样的规则,防止下面的官员趁火打劫。
在大部分人看来,强制推行货币改制是为了解决国库的亏空以及平辽大军的军费。
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这两件事几乎毫无关联。
朝廷固然缺钱,但崇祯不缺钱。
如果只是缺少军费,崇祯完全可以从内帑里面拿出几百万两银子供平辽大军入朝作战。
但是崇祯没有那么做。
因为他强制推行货币改制的真正目的是试探江南士绅的服从性。
简言之,这是一场服从性测试。
如果他们听话,大家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