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六旬的他走路已经不像之前那样利索了。

    “李定国在沈阳城下竖起大明国旗,撤退时阵斩何洛会,逼死孔有德,焚毁建奴在辽阳和海州的粮草,大胜而归......”

    崇祯心中甚是喜悦,脸上却平静地说道:“好啊,该赏!”

    “李性忠受伤不轻,再加上年事已高,已无力继续指挥战斗。内阁请陛下择一良将,去辽东代替李性忠。”王承恩低着头不快不慢的说道。

    “让李宪忠去。”

    “是,那李宪忠离京期间,勇卫营改由何人统领?”

    “让宁远伯李尊祖暂领吧,他虽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但好歹有练兵的本事。”崇祯思考之后说道。

    李尊祖是李如松的嫡长孙,后来承袭了宁远伯的爵位。

    历史上的他在李自成攻入北京时被害。

    崇祯之所以让李尊祖暂领勇卫营,主要是为了稳定前线和后方勇卫营的军心。

    毕竟这些人都是李性忠和李宪忠练出来的兵。

    换成其他将领心中多少会有些不服。

    李遵祖好歹是李如松的嫡长孙。

    别管能力行不行,名声已经在外,能镇得住这些人。

    “还有事吗?”崇祯打着哈欠问道:“没事的话朕要回后宫养病去了。”

    “还有最后一道公文,”王承恩来到崇祯面前,双手将公文举过头顶:“内阁认为王永吉轻敌冒进,犯了兵家大忌,不宜再担任三军主帅!”

    “他们可有举荐之人?”

    “有,陕西三边总督吕大器是首选。”

    崇祯犹豫了下,“朕以为不妥!此番平辽从陕西三边征调了不少兵马,有吕大器坐镇,陕西那边的情况会好很多。”

    “就算让吕大器入辽,他从陕西走到辽东至少也得一个半月才行!”

    “等他熟悉完情况,差不多已经入冬了。”

    “那奴婢把这道公文发回内阁重议!”王承恩低头请示。

    “嗯。”崇祯点头起身,走向后宫。

    吕大器确实有本事,但是他用兵太刻板。

    崇祯根据塘报,仔细研究过吕大器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