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干啥?都那么大了,建筑公司也不能要你。”梁月梅开着玩笑。
“去看看奎屯咋样啊。”李建国认真的解释着,“奎屯有农科所,据说那里培育出来的果树苗子不错……”
“那我去的时候看看,能找到买几棵回来,刚好院子弄好了,栽几棵果树,等秋天吃果子。”
孩子们听到这个消息都笑了。队里是有人家里种有果树的,不过基本上就是葡萄、苹果、沙枣这些比较简单的,常见的果树。
而想要吃到其他水果,就只能去买。李娟强强他们在课本书上看过许多的水果,在去年之前就只是在书上看过,之后一年,李龙买过不少水果,但北疆这边物资比较缺,加上现在运输并不是很方便,所以能吃到的,也就是桔子、梨子、柿子等这些容易保存的,更多的就只是听说或者看图片了。
比如说红枣、杏子,这些在南疆都有,甚至石城的公园里都有一棵杏树,但玛县就是种不了,种了也不结果。
李龙打算是去买几棵枣树、桃树。这边有桃树,是那种小毛桃,没嫁接过的,结的很小,而且不怎么甜,还很晚熟。李龙想着看能不能买到水蜜桃、蟠桃树苗子。毕竟这几类果树在后世这一片种植的非常普遍,而且味道也很好。
“对了,那边据说还有奎屯特曲卖,带几瓶回来尝尝。”李建国又说道。
“你干脆跟去算了!”梁月梅不等李龙回答,埋怨着,“那不花钱啊?”
李建国嘿嘿笑着。
“那我带一箱回来。”李建国知道这个时候的奎屯特曲味道也真是不错,而且瓶子的造型也挺好,下面有弧形的那种,和一般的方圆瓶子不太一样。
很是火了一阵子。
大家七嘴八舌表达着自己的想法,灶台那里作余火还红着,李龙拿着几条咸干鱼放在火边上烤着,感觉差不多熟了就一一递给其他人当零食吃。
李娟李强和李龙一点也不陌生,李雪苹和李雪琴虽然还有点拘谨,但这些天的接触让她们知道这个小叔是有钱且挺大方的,便也乖乖的在后面等着,等拿到鱼后就过去依偎在妈妈身边慢慢的安静的吃着。
最后李龙自己吃的时候,看着这副场景,心想等到若干年后,大家应该都会怀念这个场面吧。毕竟等李安国他们去了奎屯,安顿下来之后,再想有现在这种大团圆的场景几乎是不可能了。
或者说人到时可能会聚齐,但想要有这么和谐的场景是不可能了。
天越来越黑,李建国在院子里装了五十瓦的大灯泡,他要去拉灯的时候,李龙他们也站了起来,准备回去休息了。今天因为李家要谈事情,破天荒的没开电视,那些要过来看电视的邻居也让劝回去了,不然的话,现在屋子里保证坐满了人。
回到老马号,李龙洗漱睡觉,明天还要开着拖拉机去县里办手续。
第二天李俊山是跟着李龙一起去的县里。这一天队里也要开会,昨天晚上李建国在李龙临走的时候问他要不要承包地,李龙说两家承包一份地就好,至于什么地李建国自己拿主意。
目前在机械化还没铺开的时候,地多了并不是啥好事,需要的人工和劳力也多。主要还是农作物不挣钱。目前能试验的就只是打瓜,如果打瓜能挣到钱了,那明年就可以多种一些。李龙相信现在队里这些会承包土地的人,最多也就承包两三年,甚至一年的居多,毕竟现在谁家劳力也不富余,种三五十亩地就已经是极限了。
只有机械化普及程度高了之后,种地才会变得轻松一些——这让李龙越发觉得得找个农机厂合作,是不是去奎屯试一试?
这个是可以有的。
农机局的工作人员在接到李龙准备考执照的申请后,递给他一本书:
“一块五毛钱,把这上面的东西背熟,四月十号统一考试,到时把书带上。”
把书带上?李龙有点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