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吃的豆浆油条,还有京市的焦圈儿等特色。
姜澄用油条蘸了蘸豆浆道:“吃完饭,你带着沈星沈月去看看学校,户口的事情已经办好了,户口本就在那个柜子里,学校我也提前打过招呼,去办手续就行。”
“好,放心。”
沈确继续道:“办完了,我就带着姑婆他们在附近熟悉熟悉,你忙你的,不用惦记我们。”
“我才不惦记,你办事我放心。”
姜澄又喂了沈确一口甜,沈确甜滋滋的喝下了。
沈奶奶三人已经完全习惯了两人的相处模式——大忽悠和她的大傻子。
饭后,几个人分开行动。
姜澄去了京市大学,找到李春香几人。
李春香学习的是金融,简月娥是经管,赵成德是外交,孙建东是计算机。
姜澄带着四个人在京市大学转了一圈,顺便提前拜访了几个人的老师。
走完一圈后,四个人只有一个想法:京市大学算是被姜澄整明白了。
其实提前来的不只是李春香几人,总有眼光超前的人想到,他们是第一届学生,没有任何学长干活,总不能什么活都让老师们干吧。
所以提前来的学生,基本上都和未来的老师或者领导混了一个脸熟。
开学前几天,一个以姜澄为首的临时学生会团队,初步搭建成功。
至于为什么以姜澄为首,原因很简单,她能找来钱。
迎新的横幅,牌子,甚至接学生的车子,都是姜澄找来厂子,厂子免费赞助的。
有钱的是大爷,这句话在哪里都是如此。
而且姜澄做的还不仅仅如此,她能揽事,但不多事儿。
说白了,难题交给她,但具体执行都分发下去,不抢任何人的功劳。
几天过去,沈星和沈月已经成功办完手续,准备在三月一日开学了。
沈确在开学前,带着沈奶奶三人在京市转了好几圈,沈奶奶更是凭借自身的八卦能力,成功打入家附近的老太太圈儿。
二月二十七这一天,京市大学正式开学。
姜澄在京市大学,分派任务,统领全场。
先来的学生被分成多少个小队,前去火车站,汽车站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