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太扯着嗓子嚎着,周围的邻居探着脑袋,一脸瞧热闹的样子。

    见周围的人多了起来,沈老太不仅没有收敛,更是得寸进尺了几分。

    “当初,就不该让大山娶这个外乡来的柳氏。是我没用啊,这个家我还没走就散了,我没脸下来见你啊。”

    沈棠听到这里,挑了一下眉头。

    她没想到她娘居然是外乡人。

    “娘,不是我不给。这几根骨头是给孩子熬汤的。”

    “您要是身子亏的厉害,家里养了这么多鸡,你杀了一只补补身体。”

    分家的时候,因着鸡笼都在西屋,她们大房一只都没分到。

    “黑心的贱蹄子,这下蛋的老母鸡你都要杀。”

    那几只鸡,每隔一段时间就能两个蛋,宝贝得很,怎么可能杀了。

    “娘啊,那你也要给我们一个活路啊,我们一家三口,家里就剩下十来斤的口粮。分家总共就这几间屋子和两亩地,以后日子我们也难过啊。”

    “怎么大房只有这么点,不是向来分家都是跟大儿子吗?”

    “嗨呀,你傻呀,大山家只有一个闺女,当然跟着老二一家了。”

    “就是就是,沈老二一家也算是歹竹出好笋了,这大儿子念书可是咱们村里的这个。”

    边上人说着,还比了一个大拇指。

    “诶,谁不说是呢,这老天爷也真是的,都是一个祖宗,怎么我们家那个天天玩泥巴。”

    沈老太见柳氏居然把分家的情况往外捅,气不打一出来,刚要反驳就听到沈棠开口。

    “娘,那分家文书写了,咱么每年只要给二叔一家一百斤口粮和五百文钱就行了。”

    周围一片倒吸气声音。

    一百斤粮!

    五百文,那可是半两银子。

    这前几年有根他们一家子分家,只要给他老娘八十斤粮和一百文就行了。

    “这大山还是孝顺,这给一百斤粮还给钱。”

    “谁说不是呢,要我儿子分家能给这么多,我肯定分家。”

    她好几个儿子,这要是分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