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饭店在长安街和王府井大街的交汇处。
在王府井大街的另一头,就是京城最早的综合型市场,东安市场,东安市场派出所,就在王府井大街附近,后来改名叫王府井大街派出所。
京城饭店和东安市场几乎是前后脚成立的,相隔没几年。
1900年,两个法国小伙在东交民巷附近开了间酒吧卖洋酒,生意越做越好,一年后在东单菜市西侧买了一套三进的院子,当做住宿酒店,正式挂牌京城饭店。
两年后,又拉了一个意大利的人入伙,搬迁到了长安大街和王府井大街的交汇处。
1917年,在如今的地址,建造了当下的七层法式建筑。
60年代北京饭店前的豪车
60年代,有穿白色制服的交警执勤
此后,京城饭店接待了无数名流大家,政商要客。
开国第一宴,就在京城饭店。
徐槐随手拎着挎包,里面装的是五瓶虎骨酒,挎包里的酒瓶发出叮当的轻微脆响。
而王主任带的其他东西,暂时先放在车里。
走进富丽堂皇的京城饭店,徐槐用余光打量着大堂,没注意迎面走来一行五六人,为首的年轻女子穿着和当下格格不入,带着一副大墨镜,昂首挺胸,步伐自信。
和三人擦肩而过的瞬间,年轻女子停下脚步,轻轻咦了一声,脚尖一扭,轻盈转身,看着徐槐和袁桐:
“你们来吃饭呀。”
声音很熟悉!徐槐扭头一看,年轻女子正是在云蒙山见到的马来华人朱小姐。
在她身后的几人,有两位西装革履,像是跟班。另外三人穿着统一的藏蓝色中山装,大概是中侨办和外贸部的工作人员,亦或者是保镖。警惕地打量着徐槐和袁桐。
见徐槐和袁桐看过来,朱小姐摘掉墨镜,露出一双细长美眸,笑起来嘴角两个梨涡,她大方伸手,自我介绍道:
“我们昨天打猎的时候见过的,我叫朱珠,来自马来,昨天本来想认识一下的,可你们走的太匆忙。”
袁桐微笑握手:“你好,我叫袁桐。”
“袁小姐你好。”
“朱珠女士,请叫我名字,或者是同志,我们不兴那一套。”袁桐淡淡笑着,气势丝毫不落下风。
朱珠带着几分歉意,几分俏皮:“不好意思,总是会忘了一些细节,我叫你袁桐姐姐吧,看上去你比我大几岁呢。”
“也行。”在当下,女孩子并不在乎年龄大小,袁桐轻笑着应下姐姐的称呼。
“那你呢?”朱珠俏皮地看向徐槐,伸出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