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墨轻香小说>仙侠修真>羲和倚月 > 第二章 狐冢如意
    虽然夸官游街时遇到了疯子喊胡话,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新科探花的上进之心。那时的苏旭正在踌躇满志,考上探花郎,才知入仕忙。

    原来做官就是赴宴:琼林宴、拜师宴、同年宴,宴宴相连连环宴。既然赴宴,就要吃酒、就要作诗、就要联句,这便是酬酢,便是官场,便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痛喝三天之后,觥筹交错之间,年轻探花不禁开始怀疑人生:十年寒窗,一朝高中。难道我就是来聚众喝大酒么?

    何况这酒喝得并不安生!苏旭聪明敏慧,琼林宴上,皇帝看向自己那阴冷而疏远的眼神让他时时如芒在背。怨不得父亲近日繁霜染鬓,亲眼见到皇帝这幅厌弃面目,苏公子才对他家失宠于君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往后数日,异象迭出。

    新科进士们要么拔擢外放,要么朝考选馆。眼见状元、榜眼已蒙恩诏入职翰林院,走上坦荡仕途。唯探花郎不得任何封官御旨,苏旭何去何从毫无着落。如此一来,别说苏旭无地自容,就连苏尚书站立朝堂,都觉尴尬万分。

    这日,某三甲进士外放知县,一众同年长亭送行。

    席间宴上,进士们谈笑之余,突然说起了上科探花沈彦玉。谈及此人,都啧啧称奇,说他官运亨通得诡异万分。

    沈彦玉此人不过做了年余编修,便外放到极远之地当钦州通判。翰院同仁也曾为他唏嘘不已。哪知不过半年光阴,此君又奉恩旨调回京城,听说补上了吏部郎中,如今已在归途。这样越级高升,十分突兀可怪。

    说到上科探花,大伙儿不禁偷眼看向苏旭,同是探花,新科探花却不受待见,本朝以来无出其右,那么与他粘连恐非吉祥。众人挤眼努嘴,敬酒换席,须臾便把苏旭独个儿晾在了一边。苏旭如何看不出这些眉眼高低?他垂头喝了几口闷酒,即便起身告辞。

    那日苏旭踉跄归家,刚刚步入内庭就见人影摇摇、各个慌张。

    他心中一动,不知出了什么事情?正寻思着,迎头碰上父亲的爱妾周氏满脸急切地匆匆自别院走来。周姨娘四十出头年纪,瓜子脸面、挑眉薄唇,她戴银丝鬏髻、穿鲜亮袄裙。在循规蹈矩的尚书府中,属她打扮得最花俏。周姨娘虽无子嗣,也得苏尚书宠爱多年。倒是苏旭的亲娘张氏出身名门、恪守妇德,从来不与丈夫的姬妾面上争风,加之张氏身子孱弱,周姨娘便隐隐有了几分管家权柄。

    譬如今日,周姨娘见了大少爷也不招呼,只顾满脸丧气地对着正房大喊大叫:“老爷!可了不得了!”

    苏尚书披衣从正室出来,满脸不悦:“又怎地了?大喊大叫,不成体统!”

    周氏挨了数落,尤自嚷嚷:“老爷!家里闹贼了!咱们预备给柳家的聘礼统统不见了!便是那太后御赐的‘金锭如意’也一并没了踪影!晦气啊!晦气!不是我说,就连皇家的威风都压不住邪性,想那柳小姐未必是咱家大少爷的良配。我瞧旭哥儿这一回的婚事大概又不吉利!”

    听她叽里咕噜说这了许多话,苏旭隐隐觉得事情恐怕并不简单。

    果然,他就见父亲脸色陡然大变,顿足骂道:“蠢材!丢了御赐之物,岂是‘不吉利’三字可以了局的?只怕全家获罪就在眼前!”

    听说出了如此大事,苏旭的母亲自房中匆匆奔出,她身体虚弱,看丈夫脸色严峻、登时又急又怕,当场晕去。

    苏府上下,乱作一团。

    三日后,苏旭从宿醉中缓缓睁开眼睛,自是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有一瞬间,苏旭觉得自己尚未清醒:中进士、游御道、琼林宴、簪绒花。全天下读书人皓首穷经求而不得的繁华大梦,他好风青云一日做尽。

    但,碰上聘礼丢失之事,瞬间从青云之上跌落。

    丢失御赐之物乃是大错。苏尚书携子宫门请罚,偏生那天又下了一场磅礴秋雨,他随着父亲长久地跪在阴森湿透的宫门御街上席蒿待罪。往来官员、黄门奴几,无不对他们投以惊诧、嘲讽,甚至幸灾乐祸的目光。

    亦有善观风色者,见他们有如瘟疫,避之唯恐不及。

    皇帝自是懒怠搭理先帝师父和新科探花的做作举止,后来听说太后不忍先帝尸骨未寒就把师父跪死当街。圣上才勉强让五城兵马司为苏府缉拿盗贼、寻找失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