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宇不解回头。
元兰微微蹙眉,神色莫测,“我就不进去了,你去吧。”
说罢,转身就走。
她的确不能进去,因为里面的人不是旁人,是她的老熟人,也是化成灰都认得的仇人。
——柳丞相。
她不知道老狐狸是否还记得她,但她不想赌,万一被老狐狸认出来,后患无穷。
等到傍晚,文宇回来了,一见到元兰便说:“东家,可惜今日你不在,那些当官的可真有钱啊,点了那么多吃的,花了那么多银子,那银子花的就像流水一般,半点不心疼。”
元兰语气讥诮,“他们的银子可都是搜刮民脂民膏,说白了,那就是抢来的,花着自然不心疼。”能和那老狐狸走得近,那几个官员多半也不是什么好人。
文宇深有同感。
“东家说的对,我们还是小心些。”
“小心什么?”
元启善恰好路过门口,听到这话不由问道。
元兰和文宇对视一眼,后者立刻起身:“我还有事就先去忙啦,元伯伯再见。”
说完一溜烟就跑了。
元启善微微拧眉,察觉到事情不对头。
“兰儿,你是不是与事瞒着我?”
“没什么,父亲,书院那边怎么样了?”
一说起书院,元启善那便是滔滔不绝,有许多的夸赞和感慨。
“现在书院是越来越好了,人也越来越多,来书院读书的学子们都很勤奋,肯吃苦,愿意用功,这些人将来都会是我朝栋梁。”
他说着脸色又暗淡下来。
显然会想到了现在的朝廷和皇帝。
这些人才,恐怕到了皇帝手中,也不有什么美好前途的。
元兰安慰道:“父亲,莫要着急,我们现在只管培育人才,至于其他的就交给天意吧。”
元启善也只能点头了。
清晨,吃过早饭后,元兰叫文宇到一旁说话,给了他一个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