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墨轻香小说>仙侠修真>铁血英雄霸王三国 > 第八章 孔融被困
    我冷笑了一下后,说:“[注四]武帝的将领苏建就曾对大将军卫青说:‘我曾经责怪过大将军卫青非常尊贵,可是天下的贤士大夫都不称赞他,为此,希望大将军能能够借鉴古代那些招贤纳士的名将去努力地做!’大将军卫青却谢绝说:‘自从魏其候、武安候优待宾客,天子常对此咬牙切齿地痛恨无比!亲近、笼络士大夫,提拔贤能,废除无用之人是国君的权柄!作为人臣只要遵守法度,安分守己就行了!何必去参与招贤纳士呢?’且战国时的魏国魏公子也是招贤纳士,养了一大批的宾客,为此国君对他极不信任了!大人,由此可以看出,你的这句话没有错吗?你的这些话一到了群雄的眼中就成了是极有威胁的对手的罪证!他们会认为你心中有争霸天下的想法,因为你深知‘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从而‘座上客常满’让座上客们帮你打天下!这岂不是惹火烧身了吗?而且你为人又是如此的刚直,令许多的人不喜欢于你!董卓、何进等不是因此而十分讨厌你吗?”

    我缓了缓就是在等孔融思考,孔融脸一阵红一阵青地十分难看,我又说:“这里有你的故人刘义逊的信在此,你想一看吗?”孔融一听脸都紫了,他想起[注五]左丞祖对自己忠心耿耿,却杀了他一事,又害得刘义逊认为自己信任王子孙、刘孔慈等凶辩小人而离去,刘义逊必定是数落自己,于是猛地摇头,说:“不!我不想看他的信!他一定是奚落我的!”

    “呵!”我冷笑一声,说:“是吗?你不会是害怕刘义逊信中的内容吧?我终于知道你在军事上一直依赖的王修为什么会离开你了!”孔融呆了一下。

    我缓了缓,展开刘义逊的信读道:“[注六]孔府君,你有远大的志向,想要扭转乾坤,平定乱世!你还没有完成自己的志向就死了,你不是又添一罪了吗?孔府君你于地下又如何对得起孔圣人等孔家历祖历宗?”我把信向孔融摆了摆。

    孔融一听,于我手中接过信,一细阅后,见刘义逊信中并没有数落自己之意,反而多是溢美之词,只是最后一句也就是我所读出的一句却如当头棒喝,孔融不由泪流满面,他连连点头。他直说:“你说得太对了!太对了!我孔融实在是有罪!有罪啊!是我害了北海的百姓啊!是我的错!我的错……呜呜……”武安国看到这一幕不由惊呆了,满脸骇然的他不敢相信地的是我一个“小卒”竟能说得孔融无可反驳!

    突然间,孔融紧盯着我,斩钉截铁地断定:“你绝不是一个小卒!我猜得不错的话,你应该就是范立,范长乐!”武安国听到了孔融的话后,他马上握紧铁锤,准备向我发起攻击,而孔融的亲兵们也就势要向我发起攻击……王匡见状惊得十魂丢了九魄,因为他知道孔融等想杀两人是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

    ……………………

    [注一]:在历史上,赵浮、程奂、王定、张岐是怎么死的,我就不知道了。在我小说中因朱汉而死,是我乱编的!不要当作历史来理解就行了~!呵呵,不过朱汉槌折韩馥的长子,这倒是三国志中所记载的。张岐是奉袁绍和韩馥之使去尊刘虞为帝,被刘虞斥责的人。王定是济阴人,与韩馥诈谋,传言得一玉印,印上刻有“刘虞为帝”。我写他们来凑多点武将数!

    [注二]:阿林县故址在今广西桂平市。

    [注三]:详见《后汉书》,《后汉书孔融列传》中说,孔融有一男九岁,一女七岁,故我的小说中照后汉书为一男一女。“破巢之下,安有完卵乎?”孔融子女对弈时所说的话。

    [注四]:详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中的内容:

    太史公曰:苏建语余曰:“吾尝责大将军至尊重,而天下之贤大夫毋称焉,愿将军观古名将所招选择贤者,勉之哉。大将军谢曰:‘自魏其﹑武安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彼亲附士大夫,招贤绌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

    [注五]:左丞祖者,颇有计谋,劝融有所结纳于曹操和袁绍。孔融反而将他给处斩。《九州春秋》里说孔融只信任王子法、刘孔慈这样的“凶辩小才”,左丞祖、刘义逊等“清隽之士”却被搁在一边,结果左丞祖被杀,刘义逊弃融而去。“融每有难,修虽休归在家,无不至。融常赖脩以免。”由此可见,孔融并不善于打仗,军事上一直依赖于王修。

    [注六]:《后汉书》融负有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

    下章精彩内容:管亥舞刀于阵前,叫阵道:“刘岱中有谁可以和我管亥斗上一斗的!”鲍信手握宝剑就想纵马而出,刘岱向他摇了摇头,说:“管亥是黄巾军中的头号猛将,他武艺高强!不可小看啊!”一将喊道:“主公,请您不必担忧!看属下擒下管亥!”刘岱朝那将看过去,那将是任城相郑遂。刘岱点了点头,郑遂便拍马出阵,管亥也骑兵奔来。两将斗不到两个回合,管亥一刀辟郑遂于马下。管亥耀武扬威于两军阵前。

    [推荐作品:《青山》]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