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很自然地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了,这些材料人自然能听懂这些话。

    在心中又开始佩服起来,人往往就是这样,刚要准备给你颜色看,你把位置放的足够低,他们很快就转变了。

    钟国仁马上进入了角色,他逐条谈论自己的看法。

    比如发挥产业优势,努力增加出口方面,要求参加的发计委处长提出全省的优势产业,全国的优势产业,后期能够形成出口的优势产业,发展规划,并且让财政厅的同志提出可行的奖补政策。

    比如扩大内需,提升经济发展活力,就把一些国营企业老总好的意见建议添加进去。

    比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就由金融银行口的人有的放矢,做到言之有物。

    ……

    经钟国仁这么一解释,每一个小组,每一个人都明白了自己的主攻方向。

    明确了目标,做起来就容易多了。

    这么一个简单的交流,彻底扫清了处长们对钟国仁的轻视之心。

    他不仅能说明白他想要表达的意思,还能让你明白他的要求,还教会你怎么去写。

    这种材料,就是放在中办和国办,也是好几个专业的人员组合到一起,每个小组分写一块。

    钟国仁是一个人做的,尽管在专业问题上他还有欠缺,可他知道如何使用身边的专业人员。

    这就有点恐怖了!

    对自己不十分了解的专业,也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实在太牛了!

    分工后,几个小组的人员都在奋笔疾书,唯有钟国仁,他坐在那儿很认真地看原来的汇报材料。

    他的任务其实是最难的,等每个小组写完后,他要逐一修改,然后融进原来的材料中。

    他丝毫也不担心,有着领先二十多年的视野,他很清楚未来社会发展的模样。

    他镇定自若的样子让各个小组很受鼓舞,写起来也就格外的轻松愉快!

    有那个年轻人在托底呢,不用怕!

    单伟华在他们开始写作后,说了一句:“汇总好以后随时报给我,夜里我安排餐厅给同志们做夜宵!”就回自己办公室了。

    随后,不时有人喊:“小钟,你过来看一下,这样表述可以吗?”

    “小钟,有潜力优势的产业将来会是哪几类?”

    “小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