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国来人的帮助下,张仪很快回到了魏国大梁。
在路上,张仪问了几次,是谁要见他,可是来人却说,只是听从上面的命令,至于幕后的人是谁,他们也不知道。
张仪见问不出来,也就不问了。
回到大梁城,看到熟悉的街道,张仪感慨万分。又觉得有什么不同,他仔细观察着,原来是大梁城更繁华了,来往的人们也更精神了。想想魏国近几年捷报频传,大梁已经成为此时诸侯国之中一座国际型的大都市了。
想想自己过去在魏国丝毫不见重用,张仪不仅对要见自己的人好奇起来。
车子在太子府门前停下来了。
张仪在车内,听见外面有人说道:“请张仪先生下车,太子殿下在此等候先生。”
张仪赶紧下车来,观察府前这几个人,随机做出判断,对着魏申躬身施礼道:“张仪见过太子殿下。”
魏申笑了起来,上前拉起张仪的手,说道:“孤等候先生多时,终于得见先生,先生里面请。”
张仪一边走,一边想,早就听说太子参虽然年幼,但是马陵之战一战成名,又有河西之战再添战绩,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对于苏秦张仪这类人,魏申思索了很久。
不得不说,战国时代的这些说客,才华固然有,但人品都不能令人恭维。一个个为了功名利禄,不惜颠倒黑白,朝秦暮楚,心中根本没有祖国概念,随意兴起刀兵,使得生灵涂炭。
魏申觉得有必要端正他们的人生观。同时,他也知道非常难。
到了屋里,张仪重新给魏申施礼后两人落座。
魏申首先说道:“先生离开魏国去楚国,都是我没有觉察失职,希望先生见谅。”张仪赶紧说道:“殿下言重了,是张仪时运不济才错失殿下。”魏申又说道:“我早就听过先生之才名,早就想向先生求教,今天希望先生能够多多赐教。”
张仪一听,心中仿佛有些明了,对魏申说:“殿下请直言,我一定知无不言。”
魏申于是正了正神色:“先生,我们魏国地处四战之地,东有强大的齐国,西边又经过变法而强悍的秦国,我们魏国时刻处于危险之中,我作为太子,一刻也不敢懈怠,我想建设一个强大的魏国,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去做,请先生教我。”
张仪思索了良久,这才抬起头,说道:“太子殿下说的非常正确,首先齐国之所以在去年援救韩国,还有前几年的援救赵国,这都说明最不希望魏国强大的就是齐国。换句话说,齐国认为只有魏国才是自己争霸的对手。齐威王重用邹忌、田忌等人,励精图治,背靠东海丰富的资源,有自己强大的资本,确实是魏国的劲敌。但是我认为西方的秦国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警惕的对手,秦国经过数代国君的苦心经营,在秦孝公重用卫鞅变法后,已经逐渐成为列强中实力最强大的诸侯。不瞒太子您,在楚国时,我原本打算先回魏国,告别一下亲友,就准备去秦国。听说秦孝公为了图强发展,下发招贤令,卫鞅就是例子,我也想去碰碰运气的。”
魏申赶紧说:“月是故乡明,魏国是您的故土,我保证,一定能实现您的凌云之志。”
张仪说道:“太子殿下,我在楚国受到了冤枉和屈辱,见到魏国使者的时候,那种心情无以言表。从魏国来人不远千里去楚国寻找我,把我接回来,我就在心底要报效魏国。”
望着张仪真诚的眼睛,魏申相信他此话是发自内心的。
张仪接着说道:“秦孝公在魏国打赢了马陵之战的时候,还敢发动河西之战,一方面是秦国有强烈的自信,秦锐士确实非常强大。另一方面,是秦国不希望魏国得到喘息的机会。因为秦国明白,恢复过来的魏国会更强大,而河西之地是秦国进军中原的桥头堡,是必争之地。所以秦国发动了这场战争,并险些成功。现在,河西之地有公子昂带兵驻守,并筑长城御敌,秦国短时间不会再有动作了。而当下魏国的形势虽然处于优势,但有许多地方需要及时整改。”
魏申神色顿时庄重起来,听张仪继续说道:“首先,魏国需要兴修水利,发展粮食经济,为军队提供足够的物资。其次,韩赵魏三家封地互有交叉,建国后三国疆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后来魏国在文侯的时候,重用李悝变法,国力强大后,不断开疆扩土,所以魏国的版图有些不整齐,不便于治理。先前魏武侯时吴起带兵灭中山国,后来中山国又复国成功,就说明这一点。所以第二个要务就是加强魏国疆域整治。这两个是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就是魏国要获得战略扩张空间,需要先灭掉赵国。魏国地处秦国、赵国、楚国、齐国和韩国之间,是典型的四战之地。秦国、楚国和齐国都是强大的国家,短时间内不可能灭国。只有赵国,是其中最弱的,此前魏惠王攻打赵国,就是因为这些原因。最后魏国的终极目标就是,灭赵后,再伺机灭掉齐国,齐国虽强,田氏代齐是靠阴谋诡计获得的国家。齐国虽有称霸的野心,历代齐王却耽于内斗,鱼盐之利富裕了齐国,却湮灭了称霸的基因。所以下一个目标就是齐国。灭掉齐国后,魏国将强大无比,统一中原将指日可待。”
说道此处,张仪又抬头望了望魏申,神色愈加郑重。
魏申心中不解,问道:“先生为什么这样看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