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墨轻香小说>历史穿越>大魏世家 > 第七十九章 谥号魏惠王
    魏申天还没有亮就被惊醒了。

    宫中来人,魏惠王因为河西之战最终的胜利,兴奋过度,竟然一口气没有喘上来,等侍女发现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于是急忙派人到太子府报告魏申,魏申于是顾不上洗漱,匆匆赶往王宫。

    魏惠王死的非常安详,就像平时睡熟了一样,手里还拿着阴晋之战的战报。

    魏申望着躺在床上的魏惠王,心中是思绪万千,这个魏惠王是自己这具身体的父亲,对自己是真心不错,基本上一生都献给了魏国的发展大业。反正自己也姓魏,无论如何跪拜也不为过吧。

    于是魏申放声大哭,并且是发自肺腑的悲痛。因为有魏惠王,自己真的很省心,现在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自己负担起来了。

    此时,所有的朝臣也都过来了。

    相国张仪上前说道:“太子殿下,现在当务之急是请您即日继承王位,然后再为大王举办葬礼。”

    公孙衍、惠施、龙贾、庞英等众位大臣同声说道:“恭请殿下登基。”

    王宫朝廷中,魏申戴上了王冠,穿戴着王服,脸色悲痛的坐在王座上。

    相国张仪上前说道:“大王,先王一生的功绩有目共睹,开凿鸿沟,为百姓引水灌溉农田,开放山林川泽,仁慈爱民有惠于百姓,又使龙贾将军修筑长城于河西,使魏国百姓得以保全,当谥号为“惠”。”

    魏申一听,这个可以呀,当即准奏,昭告天下,因为魏国都城在大梁,因此在后世“魏惠王”也被成为“梁惠王”。

    其实,这个时候,所有这些诸侯的称呼都是死后的谥号,谥号有善有恶,像“武、文、宣、襄、明、睿、康、景”这样的谥号就属于褒扬性的美谥。而像“炀、灵、隐、幽、厉、悼、庄······”之类的谥号就属于否定性的谥号。也就是“隋炀帝、汉灵帝、周幽王、周厉王、楚庄王······”诸如此类。

    比较有歧义的谥号大概就是“庄”了,比如“楚庄王”这位,还有个“一鸣惊人”的典故。很多人都认为“庄”是美谥,其实不然,不信看看“庄”的解释:兵甲亟作、睿通克服、死于原野、屡征杀伐、武而不遂均曰庄。按字面这是美谥,看解释却是恶谥,也就是干啥啥不行。除了睿通克服之外,其余都是指责征战不休,劳民伤财之意,甚至身死战场,一命呜呼。

    定好魏惠王的谥号以后,魏申下令魏国全国举哀,悼念魏惠王。

    为了防止赵国肃侯葬礼时,其他诸侯妄图趁火打劫的事情发生,魏申又下令所有边境驻军严阵以待,以防不测。

    所有措施安排得当后,才派出使者告知其他诸侯。

    和当年赵武灵王赵雍的遭遇不同,年幼的赵雍即位之时,就面临几乎国灭的威胁,幸亏有相国肥义这样的托孤老臣忠心辅佐,加上赵军将士上下一心,拿出破釜沉舟、玉石俱焚的决心才幸免于难。

    现在的魏国魏惠王早就不理朝政了,太子魏申正值壮年,且监国多年,将相同心,于是各个诸侯都规规矩矩的按照礼仪参加了魏惠王的葬礼。

    当然,赵雍最后独自一人在宫中大发雷霆,至于为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这一天,魏申和诸位大臣早朝后,正要散朝的时候,庞英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一进大殿,就跪拜于地,向魏申哭诉道:“启禀大王,家父自先王大行就一病不起,卧床多日,药石无效,于昨夜辞世了。”说完之后,又放声大哭。

    魏申一听,顿时也觉得十分悲痛。

    自己刚刚穿越过来,就是和庞涓庞英父子去攻打韩国,自己当时虽然是主将,但是都知道打仗就是靠人家庞涓的,自己当时就是论资历的。

    而庞涓的一生也是为魏国奉献的一生。后人只知道庞涓在马陵之战中计身亡的事情,仿佛庞涓就是一个反面典型。其实真实的庞涓绝对是战国时期一个响当当的名将。

    庞涓年轻时加入魏武卒,对魏惠王十分忠心,不仅文韬武略兼备,还十分爱惜士卒。魏惠王做太子时庞涓就是他的侍卫长。做将军后曾率领魏武卒横行天下,北拔邯郸,西围定阳,差点将赵国南面领土悉数纳入魏国版图。桂陵之后重振旗鼓,数次打败秦军,尽数收回河西失地,又南取楚地千里,在魏惠王争霸诸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魏申明白庞涓和魏惠王的感情,自魏惠王去世后就一病不起,现在至于追随而去,不免心有感触,心有戚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