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平时沉稳如山的大将庞涓,现在早已变了脸色,魏申知道,必须做出什么了。
于是魏申转身对亲卫阿木说:“牵过我的战马来。”
然后又对庞涓说到:“庞将军,您是我魏国的股肱之臣,魏国离不开将军。今天我送您一样礼物,希望庞将军喜欢。”
庞涓诧异地说:“礼物,太子送我什么礼物。现在是打仗的非常时期呀,可没有心思收什么礼物。”
魏申笑着说:“齐军素来狡诈,孙膑更是变着法的让我们心塞。希望这件礼物让将军高兴,然后多打胜仗,为我大魏扬威。”
听了魏申的话,庞涓紧绷的神经也放松下来。脸色也缓和了,笑着说道:“那倒要看看是什么礼物有如此威力。”
两人正说话间,阿木牵着魏申的战马来了。
庞涓的眼睛一下子就直了,像钉子一样拔不出来了。
只见魏申的这匹战马,通体枣红色,高昂的马头神采飞扬,但这些都不是关键。
关键的是这匹马身上有着其它战马没有的装备。
古代骑兵的战马身上只有一根缰绳,作战时全靠士兵用双腿用力夹着马身,这样非常容易滑下来。如果一手执缰绳,一手持武器,战斗力就会大打一个折扣。
像魏申这样的太子公子之类的,骑马更是一个辛苦活儿,一般是乘坐战车打仗。
但是这匹战马不同,马的身上有了一个奇怪的东西,一大片牛皮两端翘起,被两条皮带固定在马背上。更关键的是战马身体的两侧,有一对挂在两边的脚踏。
庞涓脑子急速的运转着,消化着这个装备的用途。
而魏申则从阿木的手中接过缰绳,一只脚踏上战马身上的脚踏,然后用力一跃,纵身端坐在马背上,另一只脚早已踏进另一只脚踏。然后大喊一声“驾!”
“嘶嘶······”战马嘶鸣一声,扬尘狂奔骑去。
跑步多远,魏申一顿缰绳,调转马头,又疾驶而来。
在马背上,魏申先抽出宝剑,左右各挥劈一下。
当战马又停在庞涓身边时,庞涓早已变了脸色。
“天佑大魏,天佑我魏国。”庞涓激动的说。
原来在这个时代,笨重的战车由于缺乏机动性,已经不适应战争的需要。而没有马鞍马镫的骑马,只能提高军队的机动性,而没有多少战力。
有一句话说得好:“是马镫从根本上改变了战争格局,在早期的战争中,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马战。”
庞涓很是兴奋,因为作为一个优秀的战将,他敏锐地看到了马镫给战力带来的提升。
想一想,一方面的军队乘坐笨重的战车,或者步行,一天行军仅仅10公里或者20公里。
而另一方面的军队一天可行军上百公里,并且在马上可以自由射箭,尽力冲杀。双方对垒时,那个不叫交战,而叫做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