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赵武灵王也趁着燕国内乱,派出军队进入燕国境内,一直占领了近三百里土地。
魏通和赵国军队接触后,二话不说,命令部队迅速出击,给赵军来了个迎头痛击。
魏通早就收到了斥候的情报,当然在大梁的魏申也同时收到了赵国军队入侵燕境的消息。
魏申没有发出指令。
他在等。
果然收到了魏通的军报。
魏通请求,魏军在完成对齐军的驱逐后,立即展开对赵国军队的打击。
魏申回复:魏军在燕国境内的行动,魏通可以便宜行事。
意思很明显,就是说,你魏通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行动。
魏通明白,这份便宜行事的指令看似给了自己极大的权力,但是其中考量自己的意味更加明显,这就要求自己的一切行动无比更加严谨。
自己发出的指令,以及造成的后果,都会成为自己作为一个国家接班人是否合格的考验。
魏通并没有退缩,而是把自己的想法向魏章和盘托出。
齐技击、魏武卒、秦锐士、赵飞骑,这四支军队是战国公认的强军。
现在,自己已经击溃了齐军,而赵国军队在背后趁火打劫,浑水摸鱼,入侵了燕国三百里左右的土地。
这正好给了魏国军队一个机会。
这已经不单单是魏武卒和赵飞骑两支强军之间的较量了,而是给了魏国占领燕国土地的一个契机。
魏军如果直接占领燕国土地,那么就会被人诟病是挟恩图报,或者出兵目的不纯。
而如果是从赵国军队中抢过来就又是一码事了。
魏章听了魏通的想法,心里是极为震动,也极为高兴。
继庞涓之后,龙贾就是魏武卒的领军人物,龙贾之后则是公孙衍,修鱼之战后,公孙衍也见老了,魏章已经成为魏武卒新的希望了。
魏章对这一点非常清楚,因此对魏国的接班人魏通也极为关注。
换一句话说,谁不希望自己效忠的对象是一个明主呢。
所以魏章看到魏通的战略眼光后,那是从内心里的高兴。
于是,魏章对魏通的计划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让魏通的计划更加完善。
这才有了上面魏军对赵军的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