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思羽的反应介乎于欧总和伊伦两人之间,她既是前沿科研工作者,同时也不不曾脱离普通人的身份。”
“欧总就和伊伦不一样了。科学家与知识打交道。是一名商人,是另一个极端。虽然经营的是科技企业,但打交道最多的是人。并且还是一名十分成功的商人,身份决定了的思维模式,考虑问题时会极度务实。忙于处理公务,哪有空考虑外星人什么的,欧总怕是连电影都没什么兴趣,对吧?”
欧国华点头,“是的。毕竟长久以来,我的每一个决策都关系着几十万人的饭碗。但陈锋现在不也一样吗?”
陈锋摇头,“一样,但又不一样。回头就知道了。”
多的他也不解释,只就着PPT开始讲解论文。
他的论文水平很高,主要高在于他既讲明白了整件事,但却并未用到任何后世的知识。
在这几天里,陈锋算是把自己的特权运用到了极致,他先通过星锋研究院在国内的影响力联系上了各个大学与研究机构,从这些人手中拿到了国内各个相关领域的研究数据。
同时他也通过林顿研究院与巨商罗尔勒,拿到了不少海外公益性研究机构的部分核心成果。
当然,有人很不情愿,但陈锋只需要给出一点小小的暗示,告诉别人“今天拒绝了我,那么明天就将会被我排除在我的核心产业链之外。今天帮助了我,们就已经算得上是我的合作伙伴了。”
这话别人来讲,可能是个笑话。
但讲这话的人是陈锋,便多了层含义。
这几个月里,他已经公布了横跨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计算机、生物和医学等多个领域的突破性科技成果。
有《狂人猜想集》作为证明,没人会以为他在开玩笑。
并且伊伦·艾尔文和拉梅内克·南丁加入进来后,终于接触到陈锋拿出来的真东西。
哪怕两人手中的只不过是框架性质的规划,并非完整的学术成果,要将东西从文章转化成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两人都是各自行业里的顶尖学科带头人,对学术专著的水平有着十分精准的判断力。
陈锋拿出的东西究竟是民科还是真理,两人一看就明。
陈锋曾经吩咐过这两人,告诉他们不必琢磨保密需求,心里有什么感受,只管放心大胆的对外分享,能给我多捞点人过来更好。
这下好了,有俩准诺奖级的知名学者为陈锋背书,原本还有些动摇的人也果断入了陈锋的坑。
一听他居然要搞科技“霸权”,这谁遭得住。
所以,陈锋得到了他想得到的一切资源。
随后他又翻阅了大量二十一世纪的心理学、社会学、数学、经济学相关领域的专业书籍。
其中部分物理和数学领域的知识点,属于他已经公布的三本《狂人猜想集》里的现有内容。
随后,他在论文里把二十一世纪人类目前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出来,用类似数学家证明推理的方式,通过大量严谨的计算过程,最终得出了维藤黑洞就是敌对文明的探测器的事实。
别看这只是区区一片论文,但他已经用上了严谨的时空拓扑学的理念。
目前人类里只有他一人能做到,是因为别人根本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吸收完如此庞大的知识量,他靠的正是自己身为完美银河人类的光速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