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嫔入了冷宫后,段妘就再也没有来过坤宁宫的小课堂。听宫人说,她现在每日都在钟粹宫习经文,想替吴嫔赎清罪孽。

    听闻这件事后,段嫣低不可闻叹了口气。

    那位宜妃,为了博昌平帝青眼,还真是什么都做得出来。

    就这样过了几天,王皇后给段嫣的人手从宫外传了消息进来,说淑妃同张贵妃的事有眉目了。

    建宁二十六年,陈氏主母身怀六甲,于苍獠山遇匪,不幸逝世,而淑妃正是那时候出生的。陈氏家主率人找到人的时候,只有一具尸体,和身边尚在襁褓中的婴儿。

    而关于那块玉佩,却没有什么别的消息。只是听一个曾经在陈氏主母身边伺候过的老人说起,她们夫人有块祖传的玉佩,爱惜得不得了。

    段嫣又问了许多,才让那人走了。

    她理清楚头绪,再次打开系统,点开上面标着“张贵妃的玉佩”的红色小栏。

    “不过是块普通的玉佩,张贵妃为什么这么重视它呢?”

    “A,这是她母亲留下来的玉佩。”

    “B,张贵妃捡的。”

    “C,皇帝送的。”

    “D,张贵妃自己的。”

    “任务期限:未定。任务奖励:张贵妃的宠爱。”

    “完成度:60%。”

    突然涨起来的进度也说明段嫣找对了路,她目光在A选项徘徊,最后还是没有冒然点击确认。还有最后一步,事情才算是彻底明白。

    段嫣把玩着那块金镶玉,矮矮小小的身子摊在榻上作咸鱼状,暖黄色的光从雕花窗扉落进来,无端添了份静谧。

    在段嫣准备着最后一步的时候,王皇后给她挑选伴读的事情也渐渐摆上日程。因着段启、段妘的年纪与她相差不大,昌平帝便让王皇后一齐将三人的伴读给选了。

    伴读,无外乎是些勋贵人家朝堂大臣的儿女,从中挑选年龄相当,品行优良的便可以了。

    王皇后却不同,她让段嫣三人亲自去选,并不做过多干涉。

    那一日,段嫣见到了段妘,瘦了很多,原本总是骄纵的脸上覆盖了一层瑟缩,似乎谁把目光落在她身上就蛰痛了她。

    “日后伴在身边的人,总归要兴趣相投。你们说说话,也好看看哪个聊得来。”王皇后给众人准备了茶水点心,说完话后就起身离开,把场地交给这些最大不过九岁的孩子。

    那些人里面,有些是第一回来宫里,拘谨得不得了,跟着人拜见了三位公主皇子后就手足无措地站着,不出声也不抬头。

    “泰清公主近日长高了些。”出身承恩候府的沈清然笑着说道。他看起来八岁的模样,温润清隽,已经有了几分君子端方之感。看向段嫣时,眼睛又黑又亮。

    他说完话,身边站着的那些人才开始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