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七〇章为我所用
圣乔治⛎🙑城堡能🞒📣够容纳千人的大🗤会议厅,正在放映军队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纪录影片。
这个会议厅是殖民政府为📒🚑了满足英国国王与印度政界和工商界人士会面而特意修建的,落成后仅仅在1911年使用了一次,当年乔治五世曾在此对包括甘地、苏.班纳吉、安妮.白山特等国大党领袖和塔塔、比尔拉、辛哈尼亚等财阀发表过慷慨激昂的⚁🎝⚁🎝演说,终于把印度绑上了英国的战车,出钱出力,跟随英国一起参加了一战。
大会议厅里鸦雀无声,几乎所有人的思想,都在跟随屏🕙幕上的🕛画面变化及附带的🗽解说词而转动。
安家军进入印度后,政治部组织精兵强将,又从各大电影厂抽调了专业人员,组建了数个摄制小组,紧急跟随军队前进,忠实地记录发生在印度大地上的灾难,以及安家军将士的应对手段及措施,着重🞓📰🞞叙述官兵们在救治灾民和处理那些腐烂变质尸体时无惧无畏的表现,彰显安家军将士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
与此同时,摄制组还对接收地区的工厂⛯🝻、企业、商店及一些名胜古迹,进行了实况拍摄,所🌚⛐有的影音记录,交由上级部门剪辑使用,以方便未来政治经济决策使用。
现在大会议厅里放映的,便是由摄制小组拍摄的关于印度的工业情况的画面,再结合实际情况制作而🝽🐩🂢成的纪录片。
随着解说人员浑厚凝重的旁声,这些经济领域的专家和即将出任工厂企业的领导干部,开始深入了解印度工🏺业的起步、发展及辉煌,对于即将展开的工作,有了更多的属于个人的思考和见🈚⚟💬解。
印度的工业化,始步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当时中国还属于满清所谓的“嘉庆中兴”的时期,印度已经出现了一些缫丝、轧棉、制糖、纺织等小型手工工场,还有大量煤矿和⛏🙚小型钢铁厂,使用的都是些购自英国的简单的机械设备。
鸦片战⛎🙑争,英国轰开🁎🄦⛝了中国的国门,印度也凭借其地利加快了发展速度,从五十年代开始,英印政府在印度大量修筑铁路,英国资本家和从中国的鸦片贸易中发了大财🟗🝎的印度商人,纷纷开始兴办较大规模的工厂。
1854年,英国人在加尔各答🚳🗙附近建成第一座黄麻纺织工厂,投入生产。同年,印度商人、鸦片贩子达瓦尔在孟买建🟓立了第一座棉纺厂。随后,印度出现了很多黄麻纺织工厂和棉纺厂,与此配套的是大量小型原料加工企业。
到1893年,印度建成黄麻纺织厂28个,织机9580台,雇佣近七万工人,黄麻产品可制作麻袋、枪衣,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拥有很大的市场,不过这些工厂,全部为英国资本控制🞓📰🞞。
印度的棉纺织厂,主要开办在大孟买地区,这一地区包括了现在的古吉拉特、马哈拉斯特🙜拉及中央省南部地区。其中,同样靠鸦片贸易发了大财的塔塔家族,在孟买东北部的那格浦尔城建立了“女王纺织厂”,从建厂的1877年到欧战爆发的1913年,获得利润高达2424万卢比,由于收益良好,塔塔家族于1885年在孟买又另建一家工厂,取名“司瓦德希纺织厂”。到1895年,孟买城有72家棉纺织厂,除了十四家为英资🚊👬外,其余皆为印度民族资本创建。
除了孟买城及那格浦尔城外,以艾哈迈达巴德为中心的古吉拉特也是棉纺织业集中的地区。棉🁛🆝🐞纺织业集***现在西印度,主要是因为🀹这里距离棉花产区拉贾斯坦、古吉拉特和中央邦很近,原棉供应极为方🁑🅇便,可以大大地减少运输成本。
在了十九世纪末期,包括古吉拉特地区在内的整个孟买管区,🕛共有棉纺织厂142🞤🖈家,纺锭365万枚,织机31100台,雇佣工人13万人,西印度地区成为印度民族资本的发源地。
到一战爆发前,印度的棉纺织厂增加到264家,纺锭达662万枚,织机96700台,印度出产的棉布,1900年是4206亿码,到1912年增加到12141码。印度的棉纺织业规模,在亚洲稳占第一位,超过了***和中国。当时的纺🞢🕴锭数,***生产254万枚,为印度的三分之一,中国仅有30万枚,连印度的二十分之一🐙⛻都不到。
随着铁路、电报的大量施工,印度对钢铁☇和煤炭的需求逐步加大🅁🃨🚘。
1875年,印度出现了第一家钢铁企业孟加拉钢铁公司,主要是炼铁,此外还建有少数机车修配厂、军械厂和棉纺织厂。1901年,办纺织厂发了财的塔塔家族,开始筹建冶金联合企业🐅♅🆄,随后发行了163万英镑股票,在詹姆斯德普尔建立了钢铁公司,⛅次年开始生产钢铁,年产生铁16万吨,钢材10万吨,产品除了满足国内市场,还销售到***、中国和东南亚。塔塔家族在1910年创办了第一家水泥厂,同年又在孟买筹建🙣水电站,到1914年开始正式发电,塔塔家族迅速成为印度最大的垄断财团。
采矿🔔⛾业方面,1911年,印度仅仅在孟加拉省便有153个煤矿,产量达到1100万吨,到1913年,产量高达1800万吨。在中央省和比拉尔,1892年第一家锰矿开采,到1911年已经有20个矿,1913年的产量到达815000吨,⛅高居世界第一位。在比哈尔、奥里萨,有14个云母矿,在海德拉巴、迈索尔,有八座金矿在开采。无一例外,这些矿井都靠手工开采,效率和安全性都极低。
从大生产的概念🏙讲,其实雇佣农业工人生产的种植园,也可以算入工业经济里面。
早在1833年,东印度公司🗤鉴于茶🌱叶对英国的重要性,便从中国窃来茶秧苗,在印度的阿萨姆地区试种,结果大获成功,茶叶面积1853年扩大为2000英亩,到了1871年,已经增加到了31000英亩,产量从366万磅,增加到600万磅,印度茶输往英国,逐渐取代中国茶的位置。
19世纪中叶之前,欧洲人消费的茶叶,几乎全部从中国进口,而到十九世纪末,几乎全部从印度进口。在英国市场上,茶叶的销售量,印度茶为中国茶的五倍多,在1909至1🎜👽🎙914年间,印度茶叶出口量年平均达到3.22亿磅。
19世纪末,英国资本在南印度、缅甸和锡兰,开辟了橡胶种植园,到1913年,橡胶的产量达到2600万磅。除此之外,印度还建设大量💷🖡蓝靛、咖啡、棉花、小麦、水稻等种植园区,种植园经济几乎成为印度经济作物的特有生产模式。
一战对英国🕂🔅经🞒📣济的促进,📒🚑无疑是非常巨大的。
当然,殖民者从来没安好心,战争期间,英国从印度征兵150万人,伤亡十万余人,同时每年高达3000万英镑的军费自负。在此期间,英国加强了对印度原料的榨取,以远比世界市场低的价格收购农产品和各种原料,从印度运走粮食、油料作物、生丝、黄麻、茶叶和毛皮。殖民当局还突击开采矿产战略物资,如锰矿石200万吨,硝石9万吨,云母石6000余吨和大量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