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之所以来这么晚,是有原因的。因为他被一件棘手的事情缠住了。
魏王外出征战,世子就该站出来处理政务。
可是曹操不曾立下世子,曹丕和曹植两派人马就展开了龙争虎斗。
他们争斗到了每一个角落里。
名士邯郸淳青年时期就具有超人的才华。他的书法艺术精湛有力,尤其擅长虫篆。
曹操爱才,久闻邯郸淳的大名,于是召见他。
曹丕、曹植兄弟争宠,两人都想招揽邯郸淳做自己的僚属。当时曹操正偏爱曹植,命邯郸淳往见曹植。曹植大喜过望,热情隆重地接待了邯郸淳,两人促膝纵谈至暮,相互表达了敬慕之情。
曹植稍胜一筹。
这还只是小事,如今变成了“监国”,兄弟二人没有打破头颅,就是给曹操面子了。
曹操自己也是犹豫万分,到底怎么搞呦。
最终还是司马懿出面,力挺曹丕。
“魏王,可曾记得白马门?”
一直以来,司马懿都是喊曹操“主公”,这一次他刻意换成了“魏王”。
事件的起因还要从曹操封王说起。
曹操封王,身为他儿子的曹植当然水涨船高。于是他策马过白马门。
白马门是御道,皇帝才能走,曹操自己都不曾逾越。曹植在此犯了错。
如果仅仅是如此也就罢了,曹植被荀彧抓了现行。
荀彧从一开始,就不赞同曹操封王。现在曹植如此嚣张大胆,全都是因为曹操惯的。
荀彧在白马门与曹操吵了一架,才给了刘可挖人的机会。
如今司马懿旧事重提,曹操心突然很痛,便决定由曹丕“监国”。
可是争斗并没有因此结束。
曹操要出征了,作为儿子肯定要送行。
至于怎么送行,也很考验一个人的本事。
曹丕和曹植兄弟二人都分列道路两边,等候曹操率军出征。
曹操远远策马而来,曹植抓住机会,称颂功德,当场作文,行云流水。“好文章!”杨修抚掌,然后小心翼翼地递给曹操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