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有良心的捕快。”
“好官呀。”
“食君之禄,担君之优,从捕快做起。”
“这个捕快的背影好帅。”
…
群众还沉浸在捕快那句“我拿着朝廷的俸禄,怎么能做鱼肉父老乡亲的事情”里,捕快已经逃也似的走远了。
季斌眼神询问白非墨,白非墨点点头,既然捕快将钱留下,傻瓜才会嫌钱多。
得到肯定答复的季斌将铜板收起来,心里喜滋滋的,这些田螺不愁卖了。
果然,捕快走后,大家有序的排起长队。
“给我来三碗田螺。”
“我要五碗。”
“给我两碗。”
“来三碗。”
也有几声微小的质疑:“这田螺当真没问题吗?”
“你傻呀?有问题官老爷能买吗?”在村民的眼里,捕快已经是很大的官,“官爷买的东西,必然不会错。”
微不足道的质疑很快被大家买田螺的热情感染,同化到买田螺的队伍。
孩子们也都开心的忙碌着,递荷叶的,数铜板的,盛田螺的,季玲就在旁边安安静静坐着,笑看哥哥姐姐和娘忙碌,甜甜的笑。
也有买田螺的随口问些问题,孩子们都回答的进退有度。
“我也来三碗。”
这声音耳熟,一抬头,正是刚刚帮白非墨做见证的孙大夫。
是个有医德的大夫。
刚才那李大宝明显不是善茬,若不是捕快碰巧来的及时,白非墨还要废番周折,但是大夫却不管这些,他只遵循自己本心意愿,救死扶伤是天职。
但是大夫有很多时候也不能自医,尤其是一些经年的顽疾。
白非墨盛了三碗田螺递给孙大夫时,嘴巴蠕动出细小的声音:“您的腿我或许可以医治。”
孙大夫震惊的盯着白非墨:她怎么知道我腿上有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