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墨轻香小说>奇幻玄幻>黄巢挽天倾 > 第二十章 悬而未决
    此前,黄举天从未料想,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大唐公务员。

    在他原本的谋划中,五十多岁响应王仙芝,揭竿而起才是应有之义。

    正因如此。

    南下途中,他反复思量该做个怎样的官。

    “清流”与“爱民”——

    这两个词在他脑海中不断交织,最终汇聚成一条清晰的路。

    他在广州都督府内当众质问卢钧,绝非不知官场险恶,而是精心设计的一场“本色出演”。

    他要让这位节度使记住:

    黄举天是个饱读诗书、心系黎庶、直言敢谏的热血青年,虽略显莽撞,却赤诚可鉴。

    这般形象一旦立住,日后在澄迈县行事,即便有些出格,上官的第一反应也不会是“此子居心叵测”;

    而是“果然是那愣头青干得出来的事”。

    这种清流形象的塑造,其实是他三月前殿试表现的延伸。

    当然,势单力薄的黄举天,也只有在卢钧这样的好官面前,才能大胆树立这样的人设;

    若是换作其他割据一方的节度使,恐怕就只能谨小慎微,低调做人了。

    “黄县丞之名,某早有耳闻。

    “听了你这番话,某更加确信,若你当真是李德裕所重视提拔之人,绝无可能被贬谪至此。”

    卢钧摆了摆手,示意一旁满脸怒容,欲上前厉声斥责黄举天无礼的下官退下。

    随后,他缓缓端起茶碗,刚送到唇边,轻轻放下,神色间满是无奈与疲惫:

    “非某不欲将政令推行至诸地,实乃力有不逮。

    “广州之地尚勉强可支,然琼州官员,多为贬谪之人。

    “彼等或自甘堕落,于政务敷衍塞责;或整日钻营门路,一心欲调回内地,全然无心于地方之事。

    “官员既如此懈怠,又安能指望其管束吏员,防其与地方豪绅朋比为奸呢?”

    黄举天听闻卢钧一番肺腑之言,顿时“恍然大悟”,即刻浮现出愧疚之色,下拜道:

    “卢使君理政艰难若此,晚辈竟全然不知,实在不该,请使君责罚。”

    卢钧岂会责怪于他?